加速布局 武汉中百面临管理风险“大考”

  作为一家知名上市企业的总经理,张锦松的钱包里却总放着一张公交卡。“别小看这张卡片,它可是中百便民超市努力创新业务形态的重要象征。”他指着卡片对记者说。
  武汉中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遍布全市的400多家连锁便民超市,推出一项新业务,向市民提供公交IC卡充值服务。同时,该卡也可以用于在中百超市里刷卡购物,受到不少中小学生家长欢迎。
  
  中百便民超市正在逐步颠覆人们对传统商店的印象,变成社区的便民服务站。也正是这种营销理念和方式的创新,增强了中百的渠道竞争力和向二三线城市的渗透能力。
  
  据了解,今年中百将继续保持较高开店速度:公司计划2008年新增仓储超市不少于10家,便民超市80家。
  
  对抗外资零售巨头跑马圈地,中百增强区域渗透力度
  
  2006年以后,外资零售巨头在华跑马圈地。
  
  大型跨国零售集团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完善的国际采购和全球配送系统、经营管理方面的技术和经验优势,给内资零售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对此,内资零售企业纷纷采用增加门店、扩大经营规模的方式应对。目前,国内一线城市的网点资源接近饱和。
  
  大部分零售企业迅速将目光瞄准空间更大的二三线城市,一些较有实力的区域性企业还加大了跨区域扩张的力度。
  
  武汉中百正是循着这条路径,不断进行区域渗透。
  
  目前,公司以武汉为中心,向湖北省乃至中西部地区辐射,已成为省内网点最多、规模最大的连锁商业集团。
  
  到2007年底,公司已经拥有网点570家,其中大卖场104家,便民超市443家,百货4家,电器专卖店19家。
  
  今年一季度,公司连锁网点达到594家,较2007年末新增24家。其中,中百仓储超市新增6家,中百便民超市新增14家,中百电器专卖店4家。
  
  光大证券分析师黄志刚推测,整个湖北的市场容量(除武汉市外)大概在50家至60家左右。目前,中百仓储在各市、县拥有30余家门店,还有一倍的增长空间。
  
  武汉中百的内资竞争对手,一部分来自于上海、北京以及大连等城市的大型零售企业。
  
  这些传统零售企业业态转型较为成功,扩张势头较好,但其势力范围区域性明显,主要聚集于华北、华东,尚未延伸至华中地区,或者只有少量进入武汉地区。
  
  张锦松说:“我们迫切希望,在竞争对手发力省内二三线城市之前,尽可能让中百的连锁仓储网点布满每一个县市。”
  
  防止企业管理能力在快速扩张中稀释
  
  公司的门店数量从2003年的271家迅速增加到目前的594家,其基础是对经营模式的成功复制。
  
  当连锁经营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创造单位销售额所需的成本费用被摊薄,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也同步提高。
  
  张锦松说:“在商业采购中,5000万元是一个台阶,1亿元又是一个台阶。一家知名化妆品和洗涤用品跨国公司的系列产品,刚开始在中百销售额每年不足1个亿,到去年销售额增加到3个亿,该公司随之也提高了返利的点数。”
  
  更多的供应商则在销售量提升之后,相应降低了对中百的供货价格。
  
  在享受规模效应带来的甜头之后,随之而来是潜藏的巨大风险。对此,武汉中百的管理高层,有足够认识。
  
  张锦松说:“连锁经营企业的高速扩张,需要有足够的人才储备、配送能力、信息管理水平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作支撑。如果公司未来在上述各方面的配套能力,不能与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张相匹配,单个门店的盈利能力将下降,公司经营绩效降低,导致经营规模增长产生的效益被抵消。”
  
  其中,管理制度是连锁经营企业扩张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如果管理制度的完善不能与扩张的速度同步,企业的管理能力就会在扩张中被快速稀释,公司的高速扩张进程可能会受影响。
  
  在人才方面,门店店长等基层管理人员负责落实公司的各项经营管理政策,对单个门店经营成果具有重大影响,需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全面的管理经验。
  
  连锁经营企业开设新门店,通常需要从原有门店中抽调骨干人员负责新门店的工作,因此公司的发展计划受到店长等基层业务骨干储备水平的制约。若储备不足或储备干部业务能力不强,则扩张计划实施后将无法达到预期的经营效果,甚至无法实施。
  
  时间将检验中百的应对策略
  
  如何应对呢?
  
  张锦松说,在人才方面,公司引进了有国际超市企业主管经验的台湾专家,改进采购环节。加大内部人才培养和激励力度,提高店长收入中利润分成的占比。
  
  “他们的收入比我的还要高。”说到台湾专家薪酬时,他透露。
  
  在管理方面,针对生鲜、蔬菜、熟食、豆制品等易损耗品种销量增大,损耗率过高的情况,公司派相关人员到山东、福建等在生鲜、蔬菜管理上做得比较好的超市公司学习。
  
  同时,积极学习外资长处,如对敏感商品定价进行调整,改变消费者对中百商品较贵的错觉,在卖场分租、提高穿着类商品比例方面作出改进等。
  
  目前,武汉中百旗下的仓储店和便民店,其经营模式正在不断创新。
  
  中百仓储在市县的部分大卖场,根据当地消费者对大商店的认知,其业务正在逐步向准购物中心模式转变。
  
  这些准购物中心注重商品分类管理,向消费者提供超值服务,保证了丰富的客流,从而实现品牌和经营的溢价,提升盈利能力。
  
  在便民超市方面,更加注重超市与社区居民的贴近性。除了张锦松前面提到的公交卡充值服务外,还提供诸如代收电话费、电费、水费,收发电子邮件、传真等服务。“这些应对措施,最终效果如何,还有待时间考验。”一位分析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