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行业发展彰显九大特点

    4月9日,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第三届会员大会暨理事会在武汉召开,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5年来,我国啤酒经济指标取得了一定增长,在2003—2007年5年间,我国啤酒产量增加1426万千升,增长56.9%;销售收入增加455.2亿元,增长88.6%;税金增加47.04亿元,增长47.7%;利润增加35.83亿元,增长137.8%。

    “啤酒产量继续快速增长,其增长率超过5年前的水平;啤酒行业向集团化、规模化,啤酒企业向现代化、信息化迈进;除产品制造外,品牌和资本越来越显现其重要性;外资对中国啤酒行业的影响已经向纵深发展,表现出积极的作用,使中国啤酒业加快和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理事长肖德润总结了过去5年啤酒行业运行的特点。

    啤酒产量持续大幅增长

    统计数据现实,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由于啤酒产量的基数越来越大,啤酒产量的年增长率减少到5%左右,但从2006年开始,啤酒产量增长又出现新的高峰,2007年继续保持大幅增长的势头,完成啤酒产量3931.37万千升,比上年同期(调整数)增长13.8%(如按当年公布数计算为11.8%)。

    从啤酒工业总产值(现价)比较看,2007年完成1031.2亿元,首次超过千亿元,比上年增长18.6%。产值增长率高于产量增长率,这说明产品价值和价格的变化符合市场发展形势,是比较正常的。各省市区中啤酒产量超过100万千升的省市已有15个,达全国半数,其中超过200万千升的有山东、河南、浙江、广东、辽宁、江苏6个省,山西、甘肃两省出现负增长,啤酒产量增加20万千升以上的省市有河南、江苏、山东等9个,增长率超过20%的省市有青海、河南、西藏等7个。

    从全国看,啤酒产量增加较多的省市仍集中在沿海的工业发达地区,中西部省市因基数较小,多数省市产量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均与2006年的产量调整数比较)。

    销售收入增幅

    高于产量增幅

    2007年,啤酒行业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收入)968.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3%,单位产品销售收入比2006年增长3.2%。从全国平均水平看,啤酒价格小幅上升,这里有两种因素:一是提高了价位较高的高质量啤酒比例,二是单瓶啤酒价格有所提升。

    今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按行业的企业规模分类和资本控股情况分类的三项指标,以工业销售产值为例,可看出大型企业个数少,销售产值所占比例大;小型企业个数多,销售产值所占比例小;但和去年同期相比,小型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高于大中型企业,这说明小型企业产品销售价格的提升幅度较大,在价格提升趋势上,大型企业并未表现出领先作用。

    从控股情况看,私人控股啤酒企业数接近50%,多为小企业,故销售产值只占25.6%,但和去年同期相比则表现为私人控股企业的增长率最高,这也说明私营小企业在啤酒销售价格变化中有较好的发展势头。

    行业经济指标

    微额增长

    受啤酒原料提价等因素的影响,近几年,啤酒行业的经济指标只能保持微额增长的水平,2007年经济指标总额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单位产品的经济指标则有升有降。2007年,啤酒行业利税总额2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0.4%,但从单位产品啤酒利税来看,则比上年降低0.4%。其中,利润总额增长20%左右,而税金只增长4%;吨啤酒利润保持在100元以上,吨啤酒税金难以超400元。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20%以上,超过产量和销售额的增长,应收账款净额增长18.2%,产成品存货增长14.8%,都呈升高趋势。

    从2007年啤酒行业的总体经济指标看,虽然没有大的滑坡,但趋势令人忧虑。引起经济指标下降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从利润表现看,企业间两极变化趋势明显,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加,但仍有利润好的企业表现突出,使行业利润总额保持不下降。

    生产成本提高的因素

    表现明显

    2007年,啤酒生产成本提高的因素表现明显,首先在原料上,由于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年世界性啤酒大麦紧缺,价格大幅提升。2007年,我国进口啤酒大麦82.70万吨,只有上年的38.5%,而全年平均进口价比去年提高了58.2%,平均每吨大麦价格提高110美元,年底价为每吨366美元,当前已提高至500美元以上。

    与此同时,进口酒花量和价格比往年相比也有大幅度提高,2007年进口颗粒酒花1820吨,比去年增长80%,平均价格翻了一倍还多;进口酒花浸膏和液汁比去年增加了32%,平均价格提高了77%。因2007年国内酒花供应量严重不足,酒花及制品的进口量和价格都创历史最高水平。在补欠酒花使用的同时,也给成本带来了很大影响。

    由于啤酒大麦和酒花供应短缺,进口原料价格猛涨,国内原料供应也呈紧张态势。2007年下半年,国产大麦加工量已超过当年啤酒大麦总产量,有不少质量差的饲料大麦混入啤酒大麦使用。大麦价格上涨直接带动麦芽价格的提升,平均麦芽价格提升40%-80%,酒花价格翻倍上升。除此以外,2007年,大米、煤、包装物等都普遍提价,随着油价的波动,运输成本大幅提高,劳动力成本、环保成本也有所增加。

    因此,啤酒企业普遍反映,今年啤酒生产总成本提高了10-20%。

    产品结构向低度化、

    小包装发展,满足消费者需求

    啤酒行业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产品结构向低度化、小包装方向发展求。啤酒产品向低度化发展,11°P啤酒的主导地位已让位于10°P以下啤酒。瓶装啤酒向小容量变化则有利于安全性。近几年,500毫升以下瓶装啤酒比例增长很快,2007年专用瓶小包装酒市场形势很好。

    为降低成本,目前啤酒生产的辅料比例已提高至40%以上,并使用价格较低的小麦芽部分替代大麦芽。辅料普遍采用糖浆、淀粉、玉米等。啤酒企业都在不断努力,通过工艺和设备改进,降低各种消耗,从企业内部消化一些原料提价带来的影响。

    重视循环经济

    建设节约型产业步伐加快

    2007年,国内几家啤酒大集团应用循环经济新技术,降低资源消耗,实现综合利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珠江、金威等啤酒公司将啤酒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和制冷,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废水深度处理后用于回收瓶预洗;国内自有技术回收麦汁冷却过程的闪蒸热能,一年多来推广应用很快;华润雪花集团下属工厂全面普及麦汁动态煮沸及回收二次蒸汽,使耗水耗电指标大大下降。2007年几家领先的啤酒企业吨啤酒耗水指标可以下降到5.5以下,综合耗能可以下降到50kg/kL左右,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啤酒进出口顺差加大

    2007年我国啤酒出口量和出口额都达历史最好水平,出口啤酒20.57万千升是进口量的9.4倍,由于出口单价低,出口额仅为进口额的3.7倍。出口单价有提高趋势。而啤酒进口量和进口额和去年同期基本相同,平均价格呈微降低趋势。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按行业企业规模分类和资本控股分类的出口交货值变化看,也表现出2007年小型企业出口比例虽然不大,但其增长率超过大中型企业。从控股分类看,出口交货值的重点及增长主要是外商控股企业,内资控股企业的出口交货值比例不大,增长速度也比较慢,值得引起业内人士注意。

    并购、新建、扩建

    持续走高

    2004年以来,以国内外啤酒大集团为主的业内并购、新建、扩建势头一年高过一年。2007年的并购以华润和英博为主,不但资本扩张收购了几家工厂,华润新建大型啤酒厂,英博调整扩建下属厂都非常引人注目。青岛在并购上比较稳重,但2007年在西南和济南新建两家啤酒厂也引起业内关注。燕京对下属厂的改造扩建从未停步,金威的几家新建厂陆续投产。

    对于大啤酒集团的积极建厂,业内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认为不必要那么多的重复建设,另一种则认为新建厂规模都在10万千升以上,技术装备起点高,对提高我国啤酒行业整体水平,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有促进作用。

    重视营销、资本、信息

    借势奥运

    2007年,几家大啤酒集团不断进行内部机构改革,形成营销、制造、战略投资三大中心,深化、提升了营销职能,弱化、合并了制造管理职能,重视资本运作,策划专职管理部门。

    许多啤酒企业建立了内外信息管理系统,内部局域网实现信息共享和实时管理,加强外部信息资源的收集,为企业发展服务。

    在社会众多工农业系统中,唯独啤酒有三个品牌赞助2008年的北京奥运,华润雪花在此同时提出了“非奥运营销”的口号,实际都是在借势奥运等体育活动来实现营销创新。啤酒行业正以高度的热情、创新的形式、积极的服务迎接奥运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