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鼓励汉派服装转变发展方式

在日前举行的武汉市汉派服装商会2008年会上,武汉市委常委、副市长岳勇向武汉服装企业发出号召:尽快转变发展方式,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作为拥有丰富纺织服装资源优势的湖北省中心城市,纺织服装一直是武汉的传统优势产业,虽然2007年全市纺织服装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7.5亿元,实现利税3431万元,服装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近50%,但与经济发达地区同行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虽然2007年武汉服装业有3家获得国家名牌称号,12家成为省名牌,是武汉市荣获名牌称号最多的行业之一,但武汉服装产业优势并未真正体现出来。

  武汉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岳勇充分肯定了服装企业发展的成绩,他在分析武汉获批全国配套综合试点区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时指出:随着区域产业布局调整继续深化,纺织服装行业向中西部产业投资继续加快,依据不同地区纺织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如何在武汉这个中枢城市里,逐步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产业梯度格局,是武汉服装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岳勇认为,在经营成本压力日渐增加、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纺织服装企业要想寻求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只有转变发展方式,改变目前汉派服装企业个个“小而全”、单打独斗闯市场的现状,针对武汉纺织服装行业面料、辅料、饰品、整染等深加工薄弱环节,做好产业链的延伸和配套工作,才能壮大产业规模。

  据悉,湖北正在打造以武汉为中心的8+1城市经济圈,武汉以外能与武汉服装企业和品牌进行合作、链接、联盟发展的优势企业有不少,如何利用武汉交通信息便利、商贸经济发达的优势,将武汉服装的产业链延伸发展出去,要靠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力量,帮助企业转变发展观,创新企业的商业模式,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据汉派服装商会秘书长李群宝介绍,近年来,商会一直在引导服装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工夫,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内容多样的培训、论坛和讲座,帮助企业提升变革创新的发展思路,组织企业到国外去考察交流,参观国际博览会,到武汉城市经济圈调研,让许多企业深受启发。武汉猫人服饰有限公司在大力打造品牌新形象的同时,采取多品牌联手拓展市场的方式发展,几年间在其以内衣为主的销售市场上实现了年销售额5亿元。以经营职业装为主的武汉天鸣服饰有限公司,在做专做强特种职业服饰上下工夫,广聚社会资源,从完善鞋、帽、职业工装、职业制服产业链入手,创建了国内唯一的特种面料、特种职业装工业园,成为国家铁路、武警、石油化工、军队等多行业职业服饰定点生产企业。

  目前,武汉市正利用产业转移机遇,利用武汉科技人才优势和区位市场优势,鼓励企业把研发基地和销售网络设在武汉,利用远城区和城市圈周边丰富的纺织服装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把生产基地设在周边城市。如今,一批汉正街经营服装的老板纷纷走出汉正街,在武汉郊区东西湖、硚口长丰乡、黄陂盘龙城、蔡甸永安及周边的汉川、孝感等地创建自己的生产基地。在政府支持下创建的阳逻纺织服装基地、姚家山纺织基地和佳海服装工业园等,也正在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力图通过专业化发展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