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皮毛业的发展趋势与不足
山东省是公认的皮毛养殖第一省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壮大,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特点决定着发展趋势,不足影响着今天和明天。提出不足也是为了更好的完善和发展。
一.市场炒作团体意识有待提高
彩狐最初用途是走广东卖肉,它绝处逢生的机遇是蓝狐、雪狐皮的低迷,以及芬兰拍卖会彩狐皮高价的存在。山东彩狐的发展时间在国内所有省份中是最早的,彩狐热带来的是外省买种者几乎将山东省彩狐种全部买净,进行疯狂炒作。我们可以通过彩狐广告的宣传数量发现,国内已经形成某县彩狐炒作团队,当我们津津乐道第一桶金的时候,却必须耐心等待彩狐皮商品化的过程。
二.口碑和品牌意识都很重要
在貉皮交易中,唐山貉是一个著名的品牌。在水貂皮买卖中,大连同类貂皮也要比山东皮多卖上几十块钱。每年的貂皮价格和貉皮价格在山东地区越往南价格越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品牌意识淡薄,没有一个向品种要效益的概念,可以通过唐山貉和大连貂皮的价格使我们认识到品牌的魅力;二是口碑。当我们拼命的精打细算成本的时候,市场也在给我们暗暗算出原皮的真正价值。而且,口碑一旦形成,再想改变就很困难了。我曾经对许多人说,一个养殖场在当地生产出最好的皮张也不会卖出高价,因为在皮商的思维中,你本地区就是生产劣质皮的地区,他怎么会给你高价呢?这需要从业者整体思维意识的改变。
三.皮毛市场建设过于匮乏
唐山乐亭和秦皇岛昌黎都是沿海城市,而山东省的许多养殖县也位于黄海之滨,可是我们在皮毛市场建设方面落伍了。山东半岛的经济以制造业和渔业为支撑,而皮毛养殖业在半岛地区所贡献的GDP太小,以致政府对皮毛养殖业的重视力度就不如乐亭和昌黎。通过临沂汤头皮毛市场仅仅是一个村办小型皮毛市场的现状就可以反映出来。在浙江崇福皮毛市场上,来自山东临沂的皮商已经组成了一个团队。应该说山东省不缺乏皮毛经纪人,缺少的是对皮毛产业的重视。
去年在河北一皮毛市场,一皮商跟我反映,青岛地区新建了一个皮毛市场,但是它出的优惠条件不如河北,如果那里可以免税、保证安全,他们许多人都想过去。这说明一点,只有提供一系列的保障,山东省的皮毛市场建设还是可以树立起来的。
对于今后山东皮毛产业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首先要加强皮毛市场的建设,山东半岛需要2到3个大型皮毛市场来进行交易。通过皮毛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使山东的皮毛产业得到突破,从而引起相关媒体以及政府的重视,形成一股潮流,在整体上提高山东皮毛产业的竞争力和品牌塑造力,进而延伸整个皮毛产业链,使之进入良性运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