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国贸集团07年实现销售额近5亿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长春国贸中心经历了从辉煌到濒临破产的过程。在生死关头,张立伟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用8年时间续写了这个商业中心曾经的辉煌。到2007年末,长春国贸集团已实现年销售额近5亿元,累计上缴税费2000多万元。
长春国贸中心原为我省与香港合资企业,1991年开业,原有职工1917人。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等多种原因,从1995年开始,效益逐年下滑,到1999年末,累计亏损1.2亿元,欠贷2.3亿元,欠职工社会统筹保险及风险抵押金近2000万元,欠厂家货款2300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59%,濒临破产。
在企业的生死关头,张立伟和其团队迅速与港方达成收购股权的协议,经相关部门同意,斥资收购了港方股权,开始了对国贸资产的重组。
张立伟用半年的时间,找出了企业存在的问题——经营模式陈旧,沿用着大锅饭的体制,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建立,责、权、利不分,而且商场设施老化、装修陈旧落后,没有现代百货的气息。
2000年7月末,张立伟开始对症下药,投入2000万元对企业进行全面改造。他在工地蹲了40天,白天与厂商谈判引进品牌,所有的进店品牌都要亲自把关;晚上带队检查工程进度和质量,发现问题立即返工。
2000年9月9日,国贸中心重新亮相,开业当天就实现销售收入200多万元,创下销售历史新记录,当年就减亏1900余万元。
2001年春节刚过,长春国贸中心组建长春东部第一家大型零售商场——长春国贸商都。仅用100天,一座现代化的百货商店开业,开业当天,销售额就突破了100万元,又一次创造了区域市场的销售奇迹。不仅填补了长春东部商圈没有现代百货商场的空白,而且解决了国贸员工分流的难题。
2005年,张立伟成功收购吉林省第一家上市公司,原东北华联产权,组建国贸华联商厦。到2006年,长春国贸集团的商业格局初步确立,商业横跨长春市朝阳区、南关区、二道区和宽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