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设计态度将区隔我国家具产业

    日前,相当多的中国家具企业成了国外同类企业的嫁衣,这些企业至今尚没意识到原创设计对我国家具行业的发展将起到何种作用。大部分家具企业高呼自己是自主品牌,却没有自主研发产品,市场流行什么就仿制什么,似乎根本不知道原创设计是品牌生存的根本。一味地跟风抄袭,只会使家具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永远处于劣势。

  各产区对待原创设计态度不同
 
 
  在中国家具业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情况下,不少家具企业开始与国际性家具展会接轨,一些行业人士也开始意识到原创设计在行业内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原创就没有尊重。那么,中国各大家具产业区对原创设计态度的转变,是否能为中国家具行业带来契机呢?这种态度的转变又能否加大各个产业区的市场分化呢?

  先从中国家具市场的老大--珠三角产业区来看。珠三角家具产业区主要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广东省地区为主,与东北产业区相似,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优势造就了珠三角家具产业区最明显的风格--出口。

  据海关统计,2007年1-8月我国家具制品(海关税号:9401-9403)出口数量为13.43亿件,同比大幅减少,下降45.55个百分点;出口金额为139.88亿美元,同比增幅为26.41%。平均单价为10. 42美元/件,比去年同期(4.49美元/件)增长132.07%。而其中,广东省家具出口金额达到56.04亿美元,占我国家具出口总额的40.1%。

  同时,由于广东人的务实精神,什么都讲求"实际",一些家具企业老板认为,最快地盈利是最实际的,而家具设计师也抱着一种态度:"原创就是要先抄,抄多了自然就成自己的东西了。"有了这种"过于务实"的老板和拥有这种态度的设计师,广东的家具毫无风格可言,它最大的优势仅仅只是出口数量增长而已。

  而与珠三角家具产业区一样有着得天独厚优势的东北家具产业区主要靠资源取胜。虽然东北家具产业区实木家具企业的实力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对于整个东北家具产业区的家具行业而言,整个产业链不够完整,其在国内的市场地位一直处于南方家具企业的下风。因此,出口成了东北家具企业的另一条出路。与珠三角家具产业区面向的美洲市场不同,东北家具产业区主要面向欧洲和东南亚。

  另一个北方家具产业区当属以北京为主的京津唐家具产业区。北京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的城市,或许有某种情绪在里面,自主品牌并不多见,一些面向中高端市场的自主品牌,原创设计也不见起色。然而,北京自身的城市氛围,可以吸引全国各地区不同行业的名品前来参与,家具企业也不例外,所以家具企业在这里主要以卖场为主。

  长三角值得学习的地方同属于中国四大家具产业区的长三角家具产业区,囊括上海和江浙一带。这里属华东沿海地带,不仅交通便利,地区文化积淀深厚,人才也很集中。尤其是上海,与国际接触,家具企业由中国家具协会主导,以外销为主要销售渠道。也许因为自身是国际化都市的原因,更多的家具企业老板或设计师的原创设计意识相对比其它城市要更强烈一些,在某些展会上拒绝国人参展,或者用黑布遮掩新产品的事件常有发生。长三角家具产业区能在中国家具业取得如此地位,浙江的家具产业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从地区的人文特色来讲,浙江和广东一样,都是务实主义者,但与广东不同,浙江人追求物质财富的倾向,从企业动力和政府追求等各方面,都在推动着地该性经济的发展。这种浙江模式和这种区域性产业群的形成,不管从哪方面讲,都有值得各家具产业区学习的地方。

  创新将分化家具产业除了以上提到的中国四大家具产业区,还有一个开始被认可的西部城市--成都,随着家具出口受限和家具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许多沿海家具企业开始往内陆迁移,抢滩国内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成都家具产业园的产业规模和产业配套体系,成了这些机遇的首选地。

  但是,成都家具的原创设计意识似乎比国内其它城市更薄弱一些。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成长中的成都家具尽管在材料上变了,实际结构却无太大变化,严重缺乏创新元素。

  四川的文化、建筑都有着自成体系的风格与特色,然而成都的家具产业却缺乏与之相适应的家具产品,过多地营销手段成了阻碍它进一步发展的因素,这导致成都家具只得以它一贯的物流取胜。

  刻有"中国制造"的家具,在国际上有着它自己的地位,且不说这种地位是优势还是劣势,我们都必需得承认, "中国制造"的家具将是一个庞大的可待挖掘的产业库。珠三角出口美洲、东北出口欧盟和东南亚、京津唐内销、长三角出口美欧、成都以物流取占市场,各自都以自己的方式在这个市场中分化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