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超市食品安全规范出台

记者范嵬报道 国内首个《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日前正式对外公布,其中提出,超市应该建立企业自身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商务部有关人士称,超市企业应当具有明确的食品安全方针和相关目标的声明并且建立能够确保食品安全相关程序和管理得到有效的实施和控制的文件。

  该人士认为,超市应该承诺诚信、合法经营,为消费者提供安全、高质量的食品,要求并管理供应商生产并提供安全、有质量的食品。并配合并帮助有关社会、政府组织建立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超市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缺陷。有的超市为了保持竞争中的价格优势,又不降低自己的毛利率,往往一味压低供货商的进价,而忽视对供货商所提供食品的质量控制,从而导致食品质量的下降。

  除此之外,商务部的调查显示,有92%的超市将质量管理部门设在采购或营运部门,使质量管理部门的作用受到限制或形同虚设;不少连锁超市对加盟店自行采购的食品安全完全处于失控状态;供应商向门店直送食品的质量监控存在缺陷;现场加工的食品原料质量控制存在隐患。

  记者了解到,《规范》要求年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总部应设置独立的食品安全管理部门,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形成一个完整而有效的食品安全监控体系,负责本公司内部的自身管理和对食品供应商的质量监控。而这一专业部门的专职人员,应持证上岗。此外,还应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师,负责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年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下的企业总部应设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建立有关管理制度,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食品安全监控体系。

  不仅如此,收银线内的经营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超市(卖场)门店应配备至少一名专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长期以来,超市食品安全备受关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05年超市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显示,大约有24%的问题食品集中在鲜肉及肉制品上,消费者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集中在食品腐败变质、有杂物异物、销售过期商品等,其中腐败变质所占的比例最大,为29.6%。

  《规范》分别从采购、验收、存储、食品现场制作、销售、问题商品处理、管理等方面对超市食品安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专家认为,尽管与其他食品销售渠道,尤其是与农贸市场相比,连锁超市是食品零售环节最安全的渠道。消费者去超市购买食品,主要是基于安全卫生的考虑。因此,一个门店的疏忽或失误,就可能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据介绍,《规范》适用于经营有食品项目的超市、便利店和大型综合超市等业态。尽管要求相对严格,但本规范仍属于推荐性标准,具体效果如何,还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