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应培育本土消费群体

  作为最早承接香港贴牌制造业转移的桥头堡,深圳是很多世界名牌的中国区生产基地,又是消费大区。不少世界一线品牌在深圳设有旗舰店或者分店。但是,和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相比,深圳奢侈品品牌的入驻数量和规模却并不突出。

  对于这种现象,业内普遍认为,和深圳毗邻香港的地缘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奢侈品的消费是具有区域辐射性的,在过于密集的区域内,集中地开设奢侈品门店,将会摊薄品牌的赢利,所以一般来说,奢侈品品牌在选择区域时,是会严格考虑的。比如同样为大城市,天津的奢侈品消费几乎没有自己的市场,就是因为毗邻北京的原因,深圳也存在这个问题。”深圳市零售商业协会会长花涛表示。

  本土奢侈品品牌规模有限

  已经落户深圳的一家知名服装奢侈品品牌代理负责人认为,深圳高档社区毗邻的大型商场数量有限,影响了奢侈品品牌落户的规模,“奢侈品门店一般都有严格的落户标准,其中片区群体的消费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条。比如万象城,靠近地王等深圳的金融中心区、金光华,靠近罗湖等香港人来往密集区,还有现在的中心城、海岸城等,这个商场整体的定位,和它周围的消费档次,是一个硬性标准。”该负责人表示,奢侈品品牌一大忌就是选择落户普通消费品百货商场,“类似茂业、天虹等在深圳门店分布较广的商场,由于在消费印象上群体主要还是针对城市的中等收入者,距离奢侈品消费有比较大的距离,奢侈品门店很难考虑落户。”

  但是,由于深圳毗邻香港,因此在奢侈品的款式方面具有信息量超前的优势,加上目前去香港消费奢侈品的群体具有限制,因此,深圳的奢侈品市场,可以作为内地奢侈品市场和香港衔接的区域,“深圳的奢侈品市场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奢侈品展策展人盛磊表示。而在奢侈品(亚洲)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CEO蒙鹏钧看来,深圳的奢侈品消费市场,更是具有未来奢侈品消费所需要的独特优势,“简单说,深圳的有钱人多,消费理念先进,消费市场成熟。对于奢侈品来说,这样的市场,更容易培养出固定的消费群体,而并非对品牌忠诚度不高的偶然性消费者。”

  深圳顶级奢侈品消费理性

  “深圳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已经跟香港差不多成熟,消费者相对理性。”奢侈品(亚洲)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CEO蒙鹏钧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在一些很顶级的奢侈品消费方面,深圳富人显得比较理性、低调。比如该公司去年售出3架私人飞机,买主没有一名深圳人,都是江浙一带的富商。LV去年发行的18万一个的限量版皮包,也没有深圳人购买,全部售往上海、杭州一带。据业内人士透露,Gucci开设在万象城的旗舰店盈利情况也很一般,“如果开在上海会更赚钱”。

  “广东人包括深圳人,对财富的使用相对比较低调,他们不会一下子花很多钱去购买飞机之类的顶级奢侈品,相比之下,浙江、上海一带的老板在这方面显得比较积极。”蒙鹏钧表示。在高端钢琴市场占据垄断地位的施坦威,开始在中国与钢琴演奏明星郎朗联手推出钢琴,施坦威上海公司总经理潘顿表示,这是施坦威150年历史中首次以艺术家的名字推出钢琴,且选择一个中国艺术家的名字,可见施坦威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如今,一架施坦威钢琴在中国的售价在30-140万元之间,但仍然共不应求,“但是,此类高档钢琴在深圳的销售量远远没有北京、上海一带的高。”

  普通奢侈品消费量巨大

  虽然深圳人在顶级奢侈品消费方面相对不是很积极,但是深圳人在一般的奢侈品消费方面从来不手软。由于奢侈品定义模糊,蒙鹏钧认为一般的奢侈品指的是随着经济发展可能会被边缘化的产品,比如iphone手机、CD香水等等,“刚出现的时候,只有少数人能够消费,随后可能是一般白领也有能力购买的”。在深圳,花七八百元买一条牛仔裤,花几百块买一支香奈尔香水,对于很多普通白领来说,也已经是正常消费。

  “珠三角一带富人在顶级奢侈品方面不太喜欢出风头,但是他们细水常流型的奢侈品消费,让珠三角成为中国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蒙鹏钧表示,与一河之隔的香港相比,深圳人对名牌的消费观念方面已经迎头赶上。香港的奢侈品消费比深圳更为普遍,除了明星、富豪是消费的主力军,一般的写字楼白领,在穿着服饰等方面也追求名牌。“月入两万以上的白领背一个LV的包包,那是很常见的。”

  而这些并非“豪门”的奢侈品一掷千金者,作为奢侈品消费的未来最大潜力股,正在被各方关注。国际机构TNS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月收入在5000-20000元之间的中产阶层,正在成为奢侈品的购买主力。他们对购买奢侈品的态度非常正面和积极。而根据高盛公司的研究报告,目前在中国内地,总共有1亿7000万人曾经消费过奢侈品,占总人口数的13%.在这些人当中,有1300万人是经常购买奢侈品的。他们的人均年收入超过了24万,是奢侈品消费的核心人群。蒙鹏钧表示,深圳这一群体在城市群体中所占的比例更大,“深圳白领的收入普遍高于其他城市,在消费理念上对奢侈品又有承认和需求,因此,普通奢侈品消费市场,是奢侈品应该重点抢夺的深圳市场。”

  由于深圳跟港澳相邻,在信息、观念等方面接受程度较高,深圳人对奢侈品的消费心理相对内地成熟。“服装、洋、电子产品都是暴利行业。”蒙鹏钧认为,由于资讯发达,深圳大部分普通白领对名牌并不盲从。最明显的证据:很多人喜欢到罗湖商业城、东门等地淘外贸的衣服、包包,这些产品从质地、款式等方面跟真正的名牌很像。“背一个真品LV包包去挤公交,没人会认为那是真的;如果你自身的财富实力到了一定程度,背一个假的,别人也以为是真的。”在深圳这样一个年轻、有活力的城市,人们对奢侈品的消费较为理性。

  ■市场转型

  会员增值服务有利刺激消费欲望

  “深圳奢侈品市场现在应该关注的是怎样吸引更多的本地消费者,因为这个群体,既是深圳奢侈品市场的优势,又是支撑任何一个奢侈品市场长久发展的要素。”深圳市零售商协会会长花涛表示。

  对于香港市场对深圳消费群体的分流,有专业人士认为,这种趋势在未来会得到改变,但前提是深圳本土的奢侈品消费门店,有意识地针对本土消费群体进行转型。“比如进行一些会员活动,增值服务,款式定期推介,甚至可以考虑邀请品牌设计师与顾客进行互动等等活动。”盛磊认为,深圳人具有消费品的欲望,但是这种欲望在深圳本地目前没有得到完全的等值服务,“消费奢侈品的人,一般不会像普通人一样,周末去商场里逛街,对于这部分群体,更多的是应该品牌主动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比如游艇销售,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游艇活动,发现消费群体,并且开拓市场。”香港和深圳在国际奢侈品品牌上有差距,随着未来的发展,会逐步缩小,深圳本地的奢侈品品牌,必须立足于发掘和服务本土消费群体,我认为,这是深圳奢侈品市场寻求转型需要做的第一步。

  ■专家分析

  深圳奢侈品消费特点突出

  蒙鹏钧,奢侈品(亚洲)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CEO

  深圳本地的奢侈品消费有四大主力军。一是有钱的民营企业老板,他们是奢侈品消费最有能量的人群;二是职业经理人,从应酬、生活质量等方面都有要求,这一人群在吃穿用度等方面都很讲究;三是来财容易的人群,比如自由职业者、私募投资者等等,在购买奢侈品时很厉害。此外,深圳人群体中工资收入较高的白领,跟一般白领相比经济能力稍好,或者通过长时期存钱可以购买一些较好的奢侈品,有追求奢侈品消费的心理需要,又具备了支付能力,这一群体正在成为奢侈品消费市场的一支“生力军”。

  也就是说,以往只有豪门才是奢侈品消费者的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深圳有着庞大的高收入群体,这一群体是目前在奢侈品市场上占据了主流的日常奢侈品消费的未来中坚力量。深圳本土的奢侈品消费,必须考虑到奢侈品市场的新特点,才能在奢侈品市场整体向好的情况下,最大可能地分得大蛋糕。

  ■奢侈回顾

  曾是国内奢侈品市场先锋

  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未来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可能会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二。安永的研究报告预测,2005年至2008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年增长率将达20%;2009年到2015年年增长率为10%左右;2015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将突破115亿美元,占全球消费总量的29%.而高盛集团更是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的第���大市场。

  事实上,在对中国奢侈品市场这种热切的预期之前,深圳的奢侈品消费时代早已起步。早在1993年,深圳首家吸引国际一线品牌的西武百货开张,被业界认为是华南最早、最具有代表性的高档消费场所。包括纪梵希、Gucci华南旗舰店、LV、登喜路等等一系列被认为是奢侈品的形象代言品牌纷纷在深圳落户,确定了深圳在国内奢侈品消费上的“先锋”地位。

  从2005年开始,卡地亚将在西武百货的原来的红色门面换成了黑色。颜色变换的背后,代表了这个世界顶级品牌在深圳投资策略的转变:公司负责中国区域业务的行政总裁陆慧全介绍,红色门面是卡地亚系列中最低档的专卖店,黑色则是最高档的专卖店。也是2005年,深圳西武百货两间LV(路易·威登)门店年营业额均早已超过7000万元。其顾客群体中,不乏定时专程从成都、重庆等地坐飞机来选购的顾客。

  除了服装饰品,包括保时捷、劳斯莱斯等顶级名牌汽车在深圳的销量也颇为骄人。保时捷中国前董事总经理毕少朴表示,中国是保时捷全球市场中增长最迅速的市场,保时捷2007年在中国就售出了4000多辆,估计2008年将突破7000辆。其中,珠三角地区的深圳等城市的购买力约占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