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300多人因药品致病疑与中国工厂有关
一夜间,危机的风暴横跨半个地球,聚焦到了常州凯普生物化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凯普)身上。
在美国,已有4人因为使用美国百特医疗公司(以下简称美国百特)所产抗凝血剂肝素钠(Heparin)而死亡,并导致了300多人产生过敏反应和其他副作用。
而常州凯普正是肝素钠中“活性药物成分”的美国供应商SPL(ScientificProteinLaboratories)在中国的合资工厂。
2月19日,美国药监局(FDA)在给本报记者的答复邮件中称,美国的药检专家即将前往中国进行检查,他们待在中国的时间将持续到“问题”查清为止。
处在风暴眼中的常州凯普不愿意多说什么,这家企业的接线员甚至不愿意转接媒体的电话,只是一再重复“无可奉告”。
更多的回应声音是来自于常州凯普的中国同行们。
“肝素钠的原料是一个生产几十年的成熟产品,非常规范,我们觉得不可能是原料的问题。”常州千红生化制药有限公司外销部的负责人2月20日下午告诉记者。这家同样来自常州的医药企业每年肝素钠生产规模比常州凯普更大。
与此同时,从2月18日开始,中国国家药监局和常州地方政府在闭门听取汇报。全球化医药产业链凸现的漏洞之下,中美两国政府机构之间的应急、调查和交流机制引人注目。
“活性成分”疑云
肝素钠是从猪的小肠粘膜中分离纯化的一种天然抗凝血剂。它广泛用于在外科手术前后防治血栓的形成,输血时预防血液凝固和作为保存新鲜血液的抗凝剂。
在美国百特就此次事件的自查中,肝素钠的“活性成分”渐渐被怀疑为使300多名美国消费者致病的“元凶”。
“我们的调查包括:分析所有不良反应的资料寻找其中的共同因素;调查所涉肝素钠产品的整个生产制造过程和分销过程;对已报告有不良反应的批次和无不良反应的批次进行有效的化学和生物学分析来确定其中是否存在差异等等。”2月20日,百特中国公关传播部副总监王星蓉向本报记者介绍说。
在自查中,FDA和百特的专家比较了出现不良反应和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批次产品后,发现其中使用的“活性成分”间存在“细微差别”。
基于这些“细微差别”,FDA对外公布中着重提及了“活性成分”的来源是来自一家美国供应商,而这家供应商的工厂之一位于中国。
“是FDA在他们对外的答疑中首先公布了百特肝素钠的活性成分来源于中国的信息。”王星蓉强调说,这些差别并不一定就是致病的原因,但将是进一步深入调查的一个重点。
这些说法一经抛出,东西半球的目光立刻聚集在了原料药肝素钠以及它的生产厂家之一常州凯普的身上。
“肝素钠是一个经典产品,几十年来几乎没有发生过不良反应。所以我觉得不可能是肝素钠的问题,估计是其他什么环节的问题,这就不好说了。”上述常州千红药业的外销部负责人对FDA的判断表示强烈异议。
不仅常州凯普,在中国还有多家医药企业正在进行肝素钠的生产。中国是全球肝素钠的主要原料供应国,每年出口量在100吨以上。
该负责人向记者分析说,肝素钠是一个资源依赖性较强的产品,需要从猪小肠内提炼,而且技术已经成熟,所以从事这个原料生产的中国医药企业数量众多。
除了资源依赖外,肝素钠的生产集中于中国,还缘于这条跨越半个地球的原料供应链帮助这些跨国制药公司在专利到期、研究萎缩之际成功地降低了生产成本。“这个药早就不是高新产品,所以要求成本必须降低,美国公司才有钱赚。”常州千红药业的上述负责人说。
包括常州凯普、千红生化在内的众多中国制药公司就这样成为全球制药产业链的一个关键环节,向各国制药商提供价格低廉的原料药。2005年,在规模达310亿美元的全球原料药产品外包市场中,中国所占份额达到14%,超过印度和意大利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料药供应国。
但是在成药出口方面,印度的大型制药公司令数千家小型中国制药企业相形见绌。印度的成药出口规模约为中国的10倍。
FDA的疏忽
在SPL的官方网站上,关于常州凯普有专页的图文介绍。在网页上,这家企业被称为“拥有经验丰富和人性化的管理”。美国SPL同样宣称,其肝素钠生产已经在2004年获得了FDA的认可,而他们也用同样的规范工艺在常州凯普进行肝素钠的生产。
常州凯普是美国SPL和常州天普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天普)合资的企业,其中美国SPL占股55%,常州天普占股45%。
常州天普也具有实力雄厚的背后股东,上实医药通过天普海外间接持有常州天普约70%的股权。
行业统计数据显示,常州天普和常州凯普两家所生产的低分子肝素钠原料药已经获得日本厚生省批准出口到日本市场,两者占有日本低分子肝素仿制药原料市场的80%。
但常州凯普并没有接受过FDA的正式检查。
“按理说,FDA应该事先检查每家供应商工厂。但事实上他们做不到。”常州千红药业的外销部负责人说,由于FDA目前人手不够,一般都对供应商工厂进行抽查,而不是百分之百的检查。
尤其令中国厂家们不满的是,在百特事件发生后,在还没有来得及查清原因的情况下,FDA就迅速发表了活性成分制造厂商之一在中国的言论,把海外舆论的质疑引向中国的原料药产业。
但FDA似乎并不承认对供应工厂进行“抽查”的说法。FDA药品评估中心及合规研究部副主任Joseph Famulare在面对遗漏检查常州凯普时解释说, 这家中国制造商没有受到检查是因为在FDA的数据库中,他们把它与另外一家公司的名字混淆了。
此前,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肝素原料生产国,但由于以前国产低分子肝素制剂受到产品质量、国际专利保护以及国际药品市场准入等条件的限制,无法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
全球化稽查
在西半球,美国东部时间2月18日下午1点, FDA召开电话会议,向媒体通报这一事件的进展。
在电话会议上, FDA监管事务办公室现场调查部主任Michael Rogers和四位技术人员一起进行了技术性的解释。记者从FDA处获得了这个30分钟的电话会议录音。
“这个星期,我们将到中国常州SPL的工厂去进行现场调查。”这位调查部主任宣布说,检查小组将对中国工厂的设施进行实地检查,检查将决定这个中国公司是否符合FDA的规定。我们将关注它的生产程序以及它是如何遵守药品监管要求的。
这个紧急检查小组将包括一个中文流利的药剂师以及一名药品制造技术的专家。
“我们目前正在检查SPL的威斯康星工厂,以及Baxter在新泽西樱桃山的一个工厂。药品最终是在这里完成的。”FDA着重提及他们已经触及的调查范围。
在东半球,另一种高效的处理机制也在启动。
2月18日上午,常州市委、市政府汇集工商、质检、海关等相关部门召开了紧急闭门会议。记者从参与的一些部门了解到,这个会议上,各部门厘清了在常州凯普事件上的权责关系,并讨论了政府需要进一步采取的措施。
18日下午,更高级别官员到达常州。一个由江苏省药监局参与的省级督察组听取了常州地方政府的汇报,一些书面材料正在准备递交到国家药监局的桌头。
“我们已经主动联络并提供了一份书面报告给国家药监局。”王星蓉2月19日下午说,虽然在这一事件中百特国际和百特中国并无义务向中国药监局汇报,但美国百特主动地通过百特中国和FDA取得联系,并询问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他们调查此事。
截至发稿时,国家药监局称还没有可以公布的调查内容,但该局人士提及了中美曾于去年12月11日签署的《药品医疗器械安全协议》。
在这份协议中,两国将重点在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进出口监管方面开展合作。第一阶段中方指定8个产品,美方指定10个产品,经过总结评估后再逐步扩大指定产品目录,扩大合作领域和渠道。但美国百特并不在第一批名单之中。
即便尚未列入合作框架,通过合作检查的“全球化”显然也在FDA的考虑之中。
“我们的检查将与外国官员进行合作,其中也包括中国的。”FDA官员Michael Rogers说,“我们赋予这个调查小组灵活性,他们可以决定是否延长在中国的调查。”
“美方(已就肝素钠一事)向中方提出了有关问题,中方也立即进行了调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刘建超2月1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没有透露此事最新进展的细节。
“无论结果如何,这对于我们企业也是一个好事情,至少能提高标准要求。”常州千红药业的外��部负责人乐观地说,事件不会对这个产品的出口造成影响,“这个产品安全而且没有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