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如何应对网购冲击

中国网上零售B2C市场交易规模为3204.7亿元,环比增长23.7%,B2C在网上零售市场中的占比达到49.2%。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是不是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商家逃离实体店而转战电商平台?实则电商也存在不可避免的风险。

首先,一般而言进驻电商需要缴纳“进场费”,保证金、平台使用费、实时划扣技术服务费等等。据了解,进驻天猫首先要交纳保证金,一般是5万-15万不等。和天猫一样,京东商城、1号店等也都有着不同的入驻门槛和收费标准。京东商城的入驻门槛是商标注册申请时间须满6个月,同时不同类目要满足不同的注册资金标准。京东店铺有4种供销模式,每种模式都需要交纳1万到5万不等的保证金、每年6000元的平台使用费和1%-10%不等的费率。1号店的费用构成是第一个品牌300元、增加一个品牌增加50元的质检费、1万到5万不等的保证金、每年7800元的平台使用费、1%-6%不等的技术服务费扣点等。

其次,货源是电商不可避免的难题。不久前,聚美优品陷入“售假门”漩涡,让电商的货源难题再度浮出水面,并让曾经红极一时的高端产品电商几乎集体“失声”。2009年到2011年是这个行业最风光的时候。“那时奢侈品电商行业高速发展,只要是这个行业报得出名字的企业,背后几乎都有风投。”一位曾在该领域有过投资的VC投资人介绍。

我们在感叹网络所带来的经济效应的同时,也开始重新审视网络产生的负面影响。互联网革命以来,全球零售商业发生巨变,零售商必须认真思考商业模式的本质,创新零售商业模式才可能实现持续发展。中国商业地产运营专家思彼思资产管理(集团)总裁黄绍忠(Alex Wong)先生告诉我们:道阻且长,亦要逆流而上,商业地产应与“网”并进!面对网络购物带来的消费观念的改变,商业地产需要做足准备,应对挑战,这是黄绍忠(Alex Wong)先生强调的。随着网购人群从学生群体蔓延到白领阶层,网购带来的便易性及价格优势为其赢得了暂时性的火热趋势。作为商业地产行业策划及招商的佼佼者,思彼思面对如此趋势显得从容自若!

思彼思的“应对兵法”

网购永不能取代实体购物是毋庸置疑的。黄绍忠(AlexWong)先生始终相信,大多数人追求的购物方式始终应是体验式购物。而网络给予的只是描述与讲解,商业赋予的才是不可替代的购物体验及景观享受,亦或者是城市名片的荣耀。对于黄绍忠(Alex Wong)先生来说,网购的价格优势永不能抵消其品牌及展示的缺陷,于是构筑能够吸引消费者购物兴趣的商业项目是对网购最强有力的回击!思彼思从网购的对立面出发,将商业地产打造为休闲娱乐的功能性购物中心,以体验互动及展示的购物优势让商业地产在网购盛行的时代拥有自己的优势效应!

对于商业地产如何与网购有效的结合,黄绍忠(AlexWong)先生依然有自己的看法。

第一,突出差异化理念。以业态的积聚效应来满足同类商品多样性选择的需求,以弱化网购优势。然而,思彼思告诫开发商,要对市场进行深度调研及选择专业的策划公司来参与项目操作来消除及规避风险。黄绍忠(Alex Wong)先生要求突出商业的差异化以弱化网购的目的性,思彼思的做法是根据品牌进行突出性规划,营造舒适的购物环境,突出展示功能,目的是促进消费者的购物决策及便捷性。第二,利用网络力量。思彼思认为网络是商业运营的有效手段,WIFI、微信、微薄、信息的共享与分享可以让商业项目在消费者心中产生共鸣,引发持续消费以激发消费潜能。黄绍忠(Alex Wong)先生认为,面对网上网下的同时经营,商业地产需要在设计及商品展示上以服务型消费体验为重心,注重公共场所的功能设计,以突出实体店铺优势!第三,招商要精益求精。黄绍忠(Alex Wong)先生认为,商业地产可持续经营的关键是对消费者消费需求的不断调研,要借助网购的优势力量进行优势品牌的合纵连横,加以市场的需求,在招商上有所取舍,达到商业地产的资源优势!思彼思在项目的运营阶段,紧随项目的定位及市场消费需求,及时进行品牌调整,最大程度扩大影响力。

最后,借用黄绍忠(Alex Wong)先生的一句话来结尾:为了应对网络购物的冲击,未来实体商业购物的主题和购物氛围的将需要更高的要求,商业地产运营者应作好应对的准备,以未雨绸缪的态度决胜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