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未来五年将有什么变化?

上海未来五年将有什么变化?


过去5年

上海地铁里程已超越伦敦纽约巴黎,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跃居全球之首!

上海中心城市功能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年交易总额达到1300多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7%。

上海成为全国第一,全球第五个亿级航空城市。


aHR0cHM6Ly9tbWJpei5xbG9nby5jbi9tbWJpei9jWlYyaFJwdUFQaFFtUFBDeU1HZmJjZVlBRkltT2lhb2ZJbkZlcDg1RkJVT1ZLYlBQakdrRk5WcHRVRGM4WGhMR051RGJyTmc0UzJPTlZrTEJQTVhHWmcvMD93eF9mbXQ9Z2lm.gif
未来5年


上海要建设“令人向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着力打造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

寸土寸金的上海要造更多公园,还有一个世界级的生态岛。

上海将促进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实现上海与主要城市90分钟可达。

 

有多少人五年前没想到今天的上海。而今天,你再也不能错过后面这五年!

市委书记韩正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作报告。回顾上海过去五年的工作,描绘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


回顾过去五年

韩正说,过去五年,上海中心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初步形成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金融市场年交易总额达到1300多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7%,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体系最齐全的城市之一。

过去五年,上海坚决减少经济增长对投资、房地产业、重化工业、加工型劳动密集产业的依赖,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5%,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达到3.8%。全面谋划部署和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国际贸易功能优化提升,上海口岸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保持全国领先,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超过1300多家。国际枢纽港地位进一步巩固,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7年居世界第一,机场货邮吞吐量保持世界第三,航空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成为全国第一,全球第五个亿级航空城市。

此外,枢纽型、功性性、网络化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跃居全球之首。实施闸北区、静安区“撤二建一”和崇明撤县设区,虹桥商务区、国际旅游度假区、世博园区、临港地区等重点区域和郊区新城建设加快、功能显现,区域和城乡协调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未来五年发展目标

未来的上海:


建筑可以阅读,街区适合漫步,城市始终有温度

上海今后五年奋斗目标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胜利,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历史性跨越,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全球大都市中的影响力稳步提升。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不断增强,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未来,创新之城充满活力、更有朝气;人文之城公正包容、更富魅力;生态之城更具韧性,更可持续。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


张江将打造世界级科创中心增长极

未来五年上海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将着力在张江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的增长极。

上海要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快建立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集聚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实验室、科研院所、研发机构、研究型大学,提升集中度和显示度。


上海要造更多公园,还有一个世界级的生态岛

上海将要守牢生态环境底线,绝不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得一时发展,以高品质生态支撑可持续发展。

上海将以控制PM2.5和臭氧浓度为首要任务,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让老百姓看到更蓝的天,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

上海将统筹推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坚决调整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强化能源资源与污染排放双控管理,倒逼环境治理和产业升级。加大金融对绿色发展支持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鼓励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居住,推广绿色账户,加快海绵城市建设。

今后五年,上海将增加绿色空间,严守保护红线,拓展生态空间,倍加呵护会呼吸、有生命的基础设施。

上海将推进外环和郊环绿带、生态间隔带建设,完善市域生态空间格局。建成世博文化公园。加快郊野公园、小微绿地和特色景观道路建设,开放更多休闲绿地空间。

同时,上海将举全市之力,高水平、高质量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打造长江生态大保护的标杆和典范。

 

确保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上海要努力实现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确保到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全面提升配置全球市场资源和要素的能力。实现中心城黄浦江两岸全面贯通开放,打造高品质滨水公共活动空间。加快推进虹桥商务区、国际旅游度假区、徐汇滨江、世博园区、临港地区等重点区域功能建设。建成世博文化公园。


最多90分钟!上海将促进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

今后五年,上海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使公交成为最便捷准时安全的市民出行方式。

同时,上海将促进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实现上海与主要城市90分钟可达。

今后5年,上海要实现以大容量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公交线网服务市域全覆盖,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重达到55%以上。

上海要在确保轨道交通安全基础上继续增能提效、延长运营时间,加强最后一公里换乘衔接,使公交成为最便捷准时安全的市民出行方式。

上海要不断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法治化管理水平,让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

此外,上海还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升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水平,促进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推动信息技术和城市发展全面深入融合。


把上海建成法治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

把握正确方向,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把上海建成法治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支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着力提高司法公信力。


延伸阅读↓


[温度城市·公园逛一逛]

到2020年公园达300个

目前上海有217座公园,到2020年,公园数量要达到300个,城市公园形成“口袋公园-社区公园-地区公园”三级体系,基本实现市民出门500米就有公园。

今后上海所有公园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延长开放时间将成为常态,有条件的公园实现全年延长开放。

 


[城市温度·街区可漫步]

临空建“零断点”慢行系统

总体设计思路已经出炉,串联目前各自孤立的几大主题公园、商业休闲区、居住区等。

近日,长宁区发布《长宁区2017-2021年城市更新总体方案》,临空地区慢行系统设计方案已经出炉。今后这里的外环绿道是可以通行的“绿野仙踪”,这里的市政道路都可漫步、骑行。按照设计方案,慢行道穿高架、跨河道、建涵洞,全程“零断点”。

在整个慢行系统中,独立式的绿道主要位于外环线以西(苏州河-沪青平西侧机场苗圃)外环林带生态绿道,全长5.5公里,面积约49.28万平方米。

整个长宁区的外环林带生态绿道建设分为两期。一期工程位于外环线以西(苏州河-北翟路)100米林带,面积约18.05万平方米;二期位于(北翟路-沪青平西侧机场苗圃)100米林带。2017年将首先实施一期工程。一期预计10月底完工。二期项目计划年内施工,明年竣工。


[温度城市·绿道走一走]

到2020年,申城要建1000公里绿道

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介绍,到2020年,全市将在外环绿带内建设112公里绿道,而整个城市将建设1000公里绿道。崇明则将建设400多公里长的自行车绿道。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也有可步行或者骑车的慢行公共系统。

外环绿地管理部门介绍,到2020年,全市将在外环绿带内建设112公里绿道,涉及浦东、宝山、闵行等7个区。不同区域的绿道在植被景观上还有不同特色,比如顾村公园以樱花为特色,闵行以玉兰为特色。外环绿带内的绿道将建设一级、二级、三级三个不同级别的驿站,数量分别为4个、11个和23个,一级驿站配备厕所、小卖部、停车场等设施设备,二级和三级的设施设备稍简单。

 

上海过去五年和未来五年:

从“上海高度”到“上海温度”

从2008年至今,陆家嘴的天际线从468米刷新到了632米,成就了名副其实的“上海高度”。14条轨道交通阡陌交错,从1993年第一条地铁建成通车至今,二十余年时间轨道交通总长度已达世界第一,这是令人惊叹的“上海速度”。这些构成了上海迈向一座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硬件支撑。然而只有冰冷的钢筋水泥、建筑森林,仍不足以令人心生向往。“上海温度”,诉说的并不只是一座城市动听的情怀,更是上海自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全新魅力。

当城市拓土起楼的目的已不再那么功利,当中心城市的楼宇愿意向自然退让空间,当街区开始用心被妆点不再摩肩接踵千篇一律,上海便有更广阔的胸怀去将传统与现代文明兼收并蓄,我们便有越来越多放缓脚步、驻足逗留的理由。以前,城市是奋斗沉浮,求一份安居乐业的代名词,现在,城市还会是一道风景,是日日伴随你的一片暖意,恰似今天这怡人的春日温度。

 

是的,每个人都喜欢这样的温情脉脉,它让我们从焦虑中得到舒缓,从局促中重回从容,从忐忑中归于安宁,在冷暖自知后收获关怀与爱。

城市不光要给你居所、事业和财富,还要给你所有你需要的最真实的获得感。

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不正是最好的热爱上海的理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