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和业态规划 商业地产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才最重要

就像我的一位导师所说:看不见的东西最重要。这里我一再强调定位,因为定位在商业地产中,属于看不见的东西,看得见的是物业条件和招商行为。许多开发商往往一开始就急于紧抓看得见的而忽视看不见的,这也是很多项目缺乏灵魂,导致失败的原因。

在商业地产供应严重过量,品牌方越发强势的当下,往往是客(品牌)大欺店(开发商)。越是强大的品牌商,越是见识过各种各样不同定位不同实力的开发商。

他们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运营经验,往往对项目的理解有着比仅做过几年商业的开发商更深刻的体会。开发商如果自己都没有想清楚定位,何谈招到合适的商家。尤其是住宅出身的开发商,习惯了甲方强势文化,定位目标是以销售利益最大化。双方道不同,何谈相为谋?

所以招商的第一步,先要深化定位。深化定位需要对项目更深层次的理解。对竞争项目的定位、规划、品牌做深入研究;对目标客群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倾向更深入的思索;对主力商家和品牌商家做更深入的分析和筛选。

 

2、品类规划四项基本原则

在塑造好项目的灵魂之后,就该给其注入精气神。针对不同楼层,不同区域,不同品类,执行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的品类规划。

1)唯一性

同一品类不能重复出现,避免内部销售分流,降低坪效。如引进韬博或赛标,那就没必要再引进NIKE,Adidas;有了Apple旗舰店,就不需要COODOO或美承。当然,沃尔玛(专题阅读)和7-11通常能够很好的共存,这类便利店通常放在Mall外街或邻近入口,其营业时间和灵活的经营方式,通常能与大卖场互补。所以,同一品类重复出现的前提必须是功能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