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到了,台州零售业又遭遇“找零难”

“有零钱没有?给零钱嘛!”记者在前丁街一家小型副食品商店看到,老板只要看到大票子甚至10元的,都会这样问道。店主说,很多小食品都要找零,每天需要大量角币,现在,零钱不好换了,特别是1角和5角的。

  与小副食品店的“找零难”相比,超市等其他大型的零售企业则更显头痛。王丽是人本超市洪家店的店长,她告诉记者,自己所在超市从开业之初就有“找零难”的困扰,到了节假日实在没办法的时候,只好用糖果代替零钱找给顾客。这不年关又到了,王丽还在为“找零”这事发愁。

  “找零难”困扰零售企业

  跟人本超市一样,世纪联华、三江、华联等超市也同样面临“找零难”的困扰。世纪联华市府店百货、招商处处长刘钢说,零售企业“找零难”一直就是个老大难的问题,目前每家超市每天有数千元的硬币流通需求量,虽然能从开户银行换到一定数量的零钞,但仍然解决不了问题,他们每月都要想方设法到处兑换上万元的零币。

  除了超市,医院、书店等钱币流通比较频繁的单位,也有这样的难处。椒江区新华书店经理助理叶学斌告诉记者,椒江区两个门店一个月需要零钞的额度在5000元以上,而且这还是淡季的数额,年关一到,学生们又放假,图书的购买力一定也会随之增加,零钞的月需求量肯定还要上浮。“银行兑换的零钞每月只能保证1500元到2000元左右,这几个月近了年关好像更少了些,我们每天都为这个事情犯愁。”

  由于零钱紧张,零售企业几乎每个月都派员工去和车辆管理员、卖茶水摊贩、小本生意经营者一点一点兑换零币。人本超市甚至派员工去金华、临海等相对零钞充足的地区兑换硬币。而世纪联华则跟杭州总部联系,一年要从杭州拉回十几万元的零钞,此外,还跟路桥公交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长期兑换零钞。

  银行反映,其实也不是他们不肯供应零钱,而是他们现在手上的零钱也是“捉襟见肘”。工商银行市分行现金管理中心负责人王建胜告诉记者,零币是由人民银行统一调拨的,数量有限,对于大宗兑换业务他们也力不从心。就工商银行来说三区内一个月零钞的储备额也才几十万元,一方面要保证银行柜面付利息、收水电费等找零需求,另一方面还要保证各网点用户的需求,实在有点困难。“我们能保证的,一个是医院等公共单位的找零需求,还有就是单位发工资的找零。”王主任说,目前银行也到处通过各种渠道回笼硬币。

  “找零难”催生了换零手续费

  “找零难”的问题由来已久。针对零钱紧缺的问题,不少零售企业都曾发动全体员工找零钱,“主要是回家找,找亲戚朋友换。女儿的储蓄罐也被我拿到单位来了。”新华书店叶经理说道,“虽然通过这些渠道也能换到一些零钱,但跟需求量来说只能算‘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不少零售企业,甚至不惜花钱来买零钱。路桥有家超市曾经打出“100元整钞换95元‘1角’”的广告。“我们超市虽然没有打出这样的广告,但派员工去茶水铺、小摊贩兑换零钱,对方也是要收手续费的,而且近几年这手续费也开始水涨船高。”人本超市的王丽,尤其是1角的硬币的手续费最贵,目前市场价是每100元手续费5元。

  尽管职业换钞的出现,解决了零钱之急。但这样的有偿式的民间“金融服务”,对于商家来说是无可奈何的被迫选择。

  市民该把家里闲钱活起来

  中国人民银行前段时间曾向媒体透露,“国家的券别结构合理,在各银行的零钞投放量也十分充足。”既然零钞投放量充足,那么零钞究竟到哪里去了?

  记者调查发现,其实不少零钱就在市民家中闲着。“平时带硬币出门很不方便,一般就随手放进零钱罐里了。”在记者对市民的随机采访中,很多市民都说,通常把硬币放在家中储存起来了。虽然小小的储蓄罐看似不起眼,不过“胃口”挺大的,很多零币就是这样长期沉淀在个人手中,影响了货币正常流通,人为造成了社会上的零钱短缺。

  “因为怕麻烦,以及用信用卡消费增加等原因,现在很多顾客没了带零钱消费的习惯,都是带着一百、五十来买东西,造成部分硬币滞留在市民手里,所以感觉市场上硬币越来越少。”世纪联华的刘钢说。

  有关人士指出,目前制约零币流通的主要是我市缺少硬币回笼的渠道,目前像自动售票、自动售货、公交自动投币买票等设施在台州还比较少甚至没有;二是市民用币习惯的问题,许多市民平时没有携带硬币的习惯,这样好多硬币都沉淀在家里;第三是正因为市场上硬币比较紧张,有些小商小贩即使回笼了一些硬币也不愿意拿到银行去兑换,奇货可居,他自己就囤积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剧了硬币流通不畅。

  让更多的零币重新回到流通链上,但更重要的是要呼吁广大市民积极使用零币,不要让零币在家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