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进入“小时代”:沃尔玛、华润、北京华联等巨头瘦身

忘掉大卖场吧,它们几乎停止了扩张。现在是便利店、中小型超市以及精品超市的表演时段——这源于我们消费方式的改变,也由地产商、供应商以及连锁企业一系列化学反应催生。

  超市正在变小?不,我不是说你家附近的沃尔玛或是别的什么大卖场面积比去年小了,它和以前一样大。但是,对于零售行业,这样的超级大卖场已经不再是投资主流。

  大卖场渐入困境—尽管表面看来仍然人满为患,但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公司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今年联合进行的一个调研结果证实了这一点。

  这个调研选取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评出的“中国零售百强”中的42家大型超市门店(平均营业面积在1.8万平方米左右),对比2011年与2010年的数字后发现,这些大型超市平均单店销售额同比增加近15%,员工工资增长约7%。“考虑到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上这些大卖场的销售额几乎没有大的增长,但是成本却上涨了。”德勤中国消费品行业全国领导人龙永雄说。

  调研得到的另一个结论是,同期大卖场营业面积仅有5%左右的增长。

  “大卖场业态在中心城市很难持续了,以前动辄可以进入一二线城市的好地段,开两三万平方米的卖场,现在已经不可能了,这是自然规律。”广东省流通业商会会长助理兼副秘书长黄华军认为,一二线城市的养分已经贫瘠,大超市只能向城市边缘或更低层城市的池底深扎。

  近几年持续上涨的地价、租金、人力成本,以及一部分中国顾客逐渐提升的消费能力,共同推动着超市小型化的趋势。精品超市、生活超市、便利店等等,形态各异的小型超市像雨后的蘑菇一样,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都市的中心区。这个趋势至少会持续几年,把关注点深入到这个行业内部,那些原本热衷于大卖场的巨头们都准备好了小型超市开店计划。在上海和广州,卜蜂莲花[0.00%]和百佳超市开出了3000至6000平方米的中型超市,并打算将其作为一线城市的主推业态。

  这些超市一般瞄准社区定位,扎根寻常百姓家,覆盖半径在一到两公里的步行范围内,以方便附近居民的便利购物。今年4月,卜蜂莲花在上海真如商圈开出一家5500平方米的中型超市,定位为社区生鲜厨房,产品结构偏重食品及家居生活用品,其中,食品比例占到60%左右。稍晚,香港百佳超市也在广州开出了3000平方米的中型超市,主推食品生鲜。

  实际上,在上海、广州等人均GDP都超过1万美元的一线城市,消费习惯也发生了转变。在全球零售业研究咨询公司Kantar Retail市场分析师张驰看来,这些城市中的消费者因为经济条件的逐渐宽裕及工作时间的紧张,造成对便利的高要求及对价格的低敏感,“他们愿意去较近的超市购买日常所需品,而不是驱车去大卖场来回奔波”。

  与消费者的推动相比,物业方的压力更加直接。“物业如今也在挑选超市方。以前选择余地少,只能进驻上万平方米的大超市,租金降得很低。现在只要地段好,哪怕只给出几千平方米的面积,租金仍然有保证。”黄华军认为,对物业来说,优质的地段已经保证了人流量,并不需要大卖场的集客作用。

  昔日零售企业在地图上画圈,指哪打哪的时代已经过去。好消息是,商业地产投资购物中心的冲动正在加强,作为购物中心必备的经营元素,超市有了搭顺风车的机会。与地产商达成更紧密的合作才能获得优先选择权,代价是地产商往往要求搭车客缴纳几千万元人民币的押金,“就算对大型连锁企业,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资金压力,但这是值得的,对超市来说,没什么比选址更重要。”龙永雄说。

  代价高昂,相应需要更高毛利的新超市入场—在热门地段的购物中心,精品超市的业态努力跻身。2000至5000平方米的面积、较高的毛利和租金支付能力,使得精品超市能够在这一地段存活下来。近年,华润万家旗下Ole’、北京华联集团旗下BHG及立足上海本地的城市超市,正渐渐在精品超市领域发力。

  一线城市的消费者已经发现,购物中心里的超市近两年越来越“精致”了。从品牌购物区来到底楼超市,不再有一脚跨入喧嚣大卖场的违和感。

 


  
    (来自财经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