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信泰富、正大广场等购物中心集体调整 走平民化路线
上海进入“购物中心”时代:购物中心将占九成
南京西路的中信泰富、梅龙镇、金鹰,陆家嘴的正大广场,徐家汇的港汇、美罗城等驰骋江湖多年的老牌们,都在闷声不响作调整。
30岁的小新在南京西路上班,她最近开始爱逛旁边的中信泰富广场。“3楼多了好些女装品牌,旁边也可以做指甲。”
当一大波人群正涌向新开的购物中心之际,老牌购物中心集体升级。南京西路的中信泰富、梅龙镇、金鹰,陆家嘴的正大广场,徐家汇的港汇、美罗城等驰骋江湖多年的老牌们,都在闷声不响作调整。
“被新开的购物中心分流是(老牌们)最经常面对的一件事。”一家外资购物中心高管表示,“开业十几年,升级调整过7次,最了解消费者的就是我们了。”
“人气也不等于业绩。”她透露,像Maxmara、Amarni等品牌在上海卖得最好的,还是在那些老牌购物中心。
大牌购物中心平民化
“一楼的奢侈品,挡了太多人气。”
上海一家高端购物中心的运营方说,现在奢侈品都是开旗舰店,讲究货品齐全、门面够大够闪亮,现在一二楼都塞满了奢侈品旗舰店,可是也把很多大众消费者挡在了外面。
奢侈品在国内销售遇冷。“奢侈品卖得不如从前,我们这里一个轻奢旗舰店单月卖到300多万,是专卖店业绩的一倍,可他们仍不满意。”上述人士表示,自己以前的营业额主要是奢侈品占大头,现在都需要改变了,现在的大牌购物中心不是说只需要VIP就够了,最不希望营造的就是距离感。
奢侈品牌也难留住。老牌购物中心租金起点高,当新开的购物中心以较低廉的租金伸出橄榄枝时,被宠坏了的奢侈品常常是第一个出走的。Burberry从梅龙镇广场搬到不远处的静安嘉里中心,从专卖店升级为旗舰店。梅龙镇痛失一员猛将,Burberry此前单月营业额高达数百万元。
眼看着租金是没办法再降了,浮沉商界多年的老牌们深谙一个道理,与其追波主流,不如将改造进行到底。
南京西路的金三角之一中信泰富广场将2楼至4楼30%面积都调成大淑女装旗舰店,甚至还引入美甲旗舰店、下午茶等餐饮潮流品牌,希望能吸引越来越多像小新这样的白领女性。正大广场这次总体整改面积近40%,达8万平方米。金鹰围起了围栏,2009年零租金招来的GUCCI孤掌难鸣,被夹在梅泰恒之间的金鹰再次全面换血改造。
世邦魏理仕研究部今年二季度数据显示,iapm首层租金为65至80元/平方米/天,静安嘉里中心首层租金为60至75元/平方米/天,港汇广场首层租金为80至100元/平方米/天,来福士广场60至80元/平方米/天,正大广场首层租金为40至65元/平方米/天。
(来自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