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两大百货异地扩张 正佳H I百货十一武汉开业
9月12日,广百股份宣布新大新百货品牌在江门开设分店。这是本土百货(不含奥特莱斯业态)“休养生息”两年后再度迈开异地扩张的步伐。无独有偶,正佳H I百货前天宣布,武汉分店将于10月1日开业。广州百货会不会掀起新一轮的扩张潮还不一定,但记者梳理发现,过往本土百货的异地扩张大多败北而归。
逆市扩张
新大新百货进驻富港集团旗下的开平东汇城,经营面积约1.6万平方米。据悉,这是广百与新大新整合后首个开拓扩张的新网点,至此,新大新网点数增加至6家。
受市场环境持续低迷、电商和购物中心冲击等多重影响,近年来国内百货业增速呈个位增长乃至负增长。根据英策咨询近日发布的2014年沪深300上市公司业绩预测,商业百货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下降1.40%,净利润下降19.70%,与同组上市公司去年全年增长率相比,营收有大幅下降,而净利润下降幅度与去年大致相当,均为负增长。
近两年,多家百货放缓发展步伐,采用谨慎发展策略。为何广百股份“一反常态”,以新大新百货业态在异地迈开扩张步伐?广百股份CEO黄永志解释,相对于一二线城市已趋饱和的商业资源,三四线城市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潜力巨大,“广百百货会侧重在一二线城市开店,而新大新专注三四线城市扩张”。广百对新大新的定位和品类进行重新定位,使其成为社区性且区域性味道比较重、生活性比较浓的百货公司。
第一商业网总裁黄华军认为,开店成本较低也成为百货业抢滩三四线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
前车之鉴
南都记者发现,新光百货2012年9月在佛山开设分店后,广州本土百货(不含奥特莱斯业态)就再也没有在广州市以外开设分店。撇开零售业不景气的原因,本土百货异地扩张谨慎,最大原因是“水土不服”。
从2001年和2002年天河城百货(当时名为天贸南大)率先在肇庆和佛山开设分店,2003到2010年广州本土百货在异地掀起扩张高峰。友谊商店、摩登百货、中华百货、广百百货和新光百货都积极到外地布局抢占市场份额。借着广佛同城的东风,佛山吸引天河城百货、摩登百货、新光百货和友谊商店扎堆落户。
然而,本土百货在异地的分店寿命都不长。天河城百货最先开设的肇庆店开业仅半年就结业,佛山店营业也只有一年,其余几家百货的外地分店经营时间约为两至三年。
关店原因主要有几大方面。一是百货与商场地产商的矛盾,如天河城百货的肇庆店和佛山店,友谊的中山店结业都是与地产商不欢而散。
另一类则是决策失误,即百货定位、经营模式与市场不吻合。以广百百货为例,深圳店未能适应当地人的消费需求,导致业绩不佳而于2012年结业;成都店则因竞争对手强劲,广百招商的品牌不受成都人喜爱,经营两年后结业;武汉店同样因品牌不符合市场,经营3年亏损超过4500万元。南都记者还发现,这些百货的外地门店面积普遍在两三万平方米,最大的广百武汉店3.6万平方米,加重了经营负荷。
有商业资深人士分析,归根结底还是广州百货的规模太小,友谊和广百都只有几十亿的年营业额,就像一艘小船,无法在全国的商业汪洋中与王府井、银泰等航母对撼。
抓住契机
相较于传统百货笨拙的扩张步伐,奥特莱斯显得轻盈些。上月,天河城百货在东莞的奥特莱斯开业,这是天河城百货首次以奥特莱斯业态在异地扩张。天河城百货董事总经理张佩清告诉记者,奥特莱斯营业额基本保持两位数增长。
黄永志亦表示,广百股份也会在适当时机发展奥特莱斯业态,选择距离广州核心城区20公里左右的区域开设和国外一样的奥特莱斯店。
(来自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