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货行业变形记:与主业渐行渐远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百货行业所经历的兴衰转换,恰恰是整个商品流通体系中变迁的逻辑。

从国营百货出现的第一天起,它便依靠政策倾斜,几乎垄断了商品流通市场。在供不应求,甚至连价格都没有放开的时代里,根本没有商业可言,所以,百货行业一直采用自营模式。这是中国百货行业的极盛时期,但这并不等同于百货业态的竞争力强盛。

上世纪90年代,商品的供给开始丰富,价格逐渐放开,各品类都先后进入供过于求的年代。这就对自营提出更高的要求,国营老字号百货在这时纷纷开始出租专柜,转而走向联营模式。时至今日,联营模式仍然牢牢地占据了中国百货行业的统治地位。

与此同时,商超、专卖店、专业店开始从老百货体系中分离出来,逐渐成为主流业态的流通模式。如果说,商超和专业店的独立出现,是因为效率的提升。那么专卖店的大规模出现,正是本土消费品牌崛起的推动。不可否认,传统百货网络覆盖的局限也成为新业态出现的诱因。

此时,相对其他行业的高速增长,百货行业其实正在退步。

直至2005年,百货行业开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最主要的表现是大量明星百货店浮现出来,百货企业纷纷发力连锁扩张,百货业占中国整个零售行业的比重开始不断提升。

我们认为,这里最关键的逻辑在于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快速释放。刚刚过去的这几年,是中国百货行业最幸福的几年,是行业珍贵的红利期。

目前,中国的百货业以联营为主,自营占比非常小。百货运营商打包租下商场,然后转手以专柜的形式出租给商户,并根据实际销售额抽取佣金。这也即是大家所熟知的“二房东”式的盈利模式。

可是,这并非事实,明星百货商场的确撑起了百货公司的整体业绩,它们甚至在支撑整个中国百货业的发展。它们真正的赚钱逻辑是——它们不是“二房东”,而是业主。由此,明星百货躺着挣钱的故事刺激了商业地产,间接带动了国内的商业地产热。

但从2011年到现在,全国规模超过20亿元的明星商场的收入几乎没有增长,甚至有不少商场的收入出现了轻微的下滑。由此可见,国内百货业的整体价格目前已经触到了天花板。价格的边界就代表了百货业的边界,因为它意味着用户消费水平的极限。

本期i专题在梳理中国百货行业变迁的同时,通过对国外百货的案例研究,能对现阶段国内百货的困惑提供借鉴意义。在采访中,我们不断抛出问题,百货行业的拐点到了吗?联营模式下的百货商场如何突围?电子商务能否成为百货行业的救命稻草……这些问题都亟待回答。

最终,我们呈现的是中国百货行业的现状:从大房东,到二房东,再到地产开发商,我国的百货行业似乎正在与它的主业渐行渐远。

但我们发现,主力百货店业绩增长遭遇瓶颈,并不是危机的预兆,而是百货业成熟的表现。在我们看来,此时继续去硬冲销售额的意义不大,而更应该去追求如何在保持目前定位的前提下,给用户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更好的服务、更完善的体验。这才是百货行业真正的内功所在。

至于电子商务,似乎正在给传统商业地产行业以当头棒喝,让他们开始有机会重新修炼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