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七成集合店定位中高端消费 人均消费逾3千
2014年上半年上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84.52亿元,同比增长7.6%。据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对重点零售企业监测数据显示,上半年上零100指数均值为135.5点,比上年同期指数上升5.8个点,趋势上总体呈现缓速上升,其中1月份受春节消费影响,指数达到179.7,为上半年的最高点。
整个上半年,无店铺销售增速始终保持首位,累计增幅达到24.9%;便利店在门店扩张和商品调整同步升级下销售实现增长7.5%,尤其是全家便利店同比增幅达到43.4%;购物中心销售额同比增长4.1%,其中餐饮店增长15.6%,成为带动人气和销售额的重要因素;专业专卖店在黄金销售疲软的影响下同比下降3.1%,家电、儿童用品、服饰箱包等专卖店销售相对较好;百货店业态整体形势不乐观,虽然依靠节假日营销集中拉动消费,但销售同比仍然下降9.5%;大卖场和标超销售额同比则分别下降6.2%和5.4%。
细观商品品类,家电类销售同比增长3.3%,商家新一轮节能空调补贴政策及世界杯4K电视特惠成为促销热点;食品类同比增长1.1%,其中大众类食品最受消费者推崇;去年上半年国际金价达到历史低位,投资金、饰品金销售一度井喷,销售额达到近年来的峰值,受此影响,金银珠宝类消费在去年高基数影响下同比下降26.1%;服装类商品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不同渠道销售走势出现分化,其中百货店服装类商品销售下降明显,而一些快时尚品牌专业专卖店销售快速增长,同比增长甚至超过20%。
商圈气象
2014年上半年本市商圈点评:上半年全市重点商圈销售小幅下降
●今年上半年,全市监测的30个重点商圈销售略显疲软,零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6%;与去年增幅相比,增速回落了7.4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保持正增长的商圈共有14个,增长面不到五成。
●受郊区新城建设日臻完善和人流集聚的影响,上半年外环区域商圈销售同比增长8%,分别超出中环区域商圈和内环区域商圈4.7个和13.5个百分点。中环区域商圈销售稳步增长,增速平稳有序。但内环区域商圈受百货业销售低迷的持续影响,依然不见起色。
●上半年全市增幅前十的商圈中,区级商业中心占据了前九名的位置,其中金山新城商圈以21.6%的增速位居全市增速第一位,增速为6.9%的五角场商圈是唯一进入增速前十名的市级商业中心商圈。
市场调查
上海七成品牌集合店定位中高端消费
品牌集合店是以一定的概念和格调为主线,挑选多个(种)在品质、价位、目标消费群体等方面相对一致的品牌和产品混搭,在同一个店面集中展示和销售,以特有的概念和格调赢得消费者认同,以品牌精选和商品搭配方便消费者选购,以个性化和半定制化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零售模式。
国外品牌集合店的发展起步较早,形态多元;虽然相互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隔和界线,但常见的形态主要有四种:多品牌集合店、买手制集合店、生活方式类集合店、百货式集合店。
本世纪初,连卡佛、I.T等一批品牌集合店陆续进驻上海。彼时,局限于城市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能力,以及对流行时尚的认识程度,品牌集合店的发展遭遇曲折。近年来,随着城市商业的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尤其是城市文化、时尚和生活方式的脉动和国际潮流更趋同步,国际一线的品牌集合店越来越多地进驻上海市场,内资商业在这一领域的拓展也显示出星火燎原之势。品牌集合店俨然成为城市商业发展的新热点。
据不完全调查,目前进驻上海市场的品牌集合店(企业)超过40家,门店数逾130个。近80%的企业是连锁经营;有40%在上海实现一城多店,连锁企业的平均门店数为6家。
从经营商品大类看,主营服饰箱包类的集合店约占总量的70%,主营化妆品类的约占20%,其他还涉及眼镜、饰品、工艺品、家居等多个品类。
集合店选址集中在城区。据调查,集合店市区门店的比例达到80.5%,黄浦、静安居首,分别占22.7%和19.5%;郊区门店的比例为19.5%,仅在闵行、青浦、宝山和松江有分布。
集合店与购物中心业态默契搭档。据调查,品牌集合店在购物中心开设店中店的倾向十分突出,占其门店总数的80%;另有约15%是沿街店铺,其他则开设在大卖场、写字楼等物业内。
七成集合店定位中高端消费。目前在上海落户经营的品牌集合店中,有30%源自欧美,有40%源自日韩和中国港台。这些跨地域的知名集合店大多定位中高端,人均消费达到3000元以上。
总体上看,集合店作为新兴发展的零售模式,和百货、专业专卖等传统业态相比显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买手制经营极大丰富商品组合,系统性地呈现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关联与搭配,营造概念消费、粉丝消费,积极放大利润空间。如香港著名时尚零售集团“I.T”近几年迅速在上海开设了超过13家零售店,平均店面大小超过1200平方米,拥有大大小小约49个品牌。
2、品牌集合,多元互补,为消费者提供多层次、多风格、多场合、多角色的综合选择。如百丽集团旗下多品牌流行鞋履及配饰零售品牌“Map by Belle”,目前在上海有4家门店,网罗欧洲、中国香港及本地最流行的鞋履品牌。无论年轻一族还是动感型或优雅品位人士,均可实现一站式的购物体验。
3、成为快速和批量引进优秀品牌和潮流时尚的新途径。如香港创一品牌有限公司创立的“THE STAIRS”在中国内地开设的第一家店铺汇集了引领潮流的国际时尚设计师的最新设计。
4、成为文化商业的缔造者,尤其是成为将商业与艺术、创意产业有机结合的桥梁。如去年9月在上海南京西路敞开大门的“10 Corso Como”,将各种空间融合在一起为顾客带来非凡体验。
5、为国内原创品牌和设计师的发展提供平台。如落户上海富民路的“栋梁”,拥有约2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以中国设计为载体,努力搭建一座设计师和穿着者之间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