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奶源到终端:供应链将伊利带入全球10强

7月9日,伊利哈沙图牧场的场长赵国梁像往日一样早早起来,巡栏、检视奶厅、指导员工们给奶牛挤一天的第一遍奶。他和员工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咱们养的是全球10强奶牛”,大家这样说。

让他们如此兴奋的,是7月9日荷兰合作银行发布的《2014年全球乳业20强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来自中国的伊利集团成为了目前唯一一家进入全球10强的亚洲乳品企业。这其中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因为正是有了从牧场到终端的供应链优势,让伊利稳步迈入10强。

供应链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基础。乳业的特殊之处在于供应链特别长,向上延伸到了奶牛养殖甚至牧草种植,全面把控和优化供应链自然不是一般乳企能做到的。能进入全球10强的乳企,在供应链把控上自然都有着深厚的“内功”,伊利自然也是如此。

伊利供应链的根本在于奶源。截至2014年3月底,伊利在全国拥有自建、在建及合作牧场2400多座,其中,规模化集中化的养殖在奶源供应比例中达94%。上面提到的哈沙图牧场,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说好的奶源是供应链把控的必要条件,那么伊利供应链把控还有一个充分条件,就是全程可追溯系统。就在今年6月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在工信部组织了“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平台”开通仪式上,伊利成为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试点单位,伊利的平台和工信部的平台实现了互通。

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是个什么呢,形象地说,就是消费者买一罐奶粉,手机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就可以查到生产日期、批次、生产者、生产许可证、配料表,还有奶粉诚信评价、消费者指南信息、质检报告等等信息。

实现这个“手机一扫”并不容易。据了解,伊利在2004年即领先业内开始建设婴幼儿奶粉追溯体系,近几年,伊利在追溯体系上不断进行完善和升级。现在,伊利已建立了完善的产品追溯程序和可追溯管理流程,从为奶牛建立档案、记录奶牛从出生到每一次挤奶的所有数据开始,原奶收购车辆的GPS跟踪,原奶入厂后的随机条形码、生产过程的产品批次信息跟踪表、关键环节的电子信息记录系统、质量管理信息的综合集成系统和覆盖全国的ERP网络系统,实现了产品信息可追溯的全面化、及时化和信息化。

优化的供应链带给了伊利与供应链上合作伙伴们的“共赢”。与伊利有着多年合作关系的利乐大中华区总裁殷长勋表示:“伊利是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我们的合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致力于把安全、优质的牛奶产品带给全中国的消费者,让牛奶在中国从稀缺品、营养品变成日常食品。伊利进入全球10强,是对我们双方共同努力的最好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