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英博频繁并购 规模扩张难解利润尴尬
距离上一次收购,仅仅过去三个月时间。继将吉林金士百收入囊中后,百威英博的中国收购又攻下一城,其对江苏大富豪的收购已于近日获商务部批准。
在其他同行逐渐淡化规模扩张的冲动、深耕既有市场之际,作为继华润雪花、青岛啤酒之后的中国市场第三大啤酒巨头,百威英博的加速并购大有逆势而为的“野心”:寄望中国市场“数一数二”的市场地位。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在攻城略地的同时,如何保证利润水平才是百威英博面临的关键问题。
市场“三国杀”
“老三”百威英博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改写行业排名。
7月4日,商务部对外公布批准百威英博(佛山)啤酒有限公司收购江苏大富豪酿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盐城大富豪酿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苏州大富豪啤酒有限公司100%股权案,结案时间是2014年5月21日。
三个月前的4月4日,商务部反垄断局公告称,批准百威英博公司通过其集团成员百威英博啤酒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收购四平金士百纯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案。
这还远非百威英博并购的“尾声”,早在2013年的三季报中该公司就有过“剧透”:将继续收购以加强其在中国的地位,2013年的前9个月,已经同意收购中国内地的5家酒厂,收购价约为10.5亿美元,而收购仍处于洽谈过程中,预计在2014年完成。
如此推算,加上2013年收购的南昌啤酒,百威英博2014年或许至少还会有两项收购完成。如若成行,按照规划其将在中国获得190万吨的额外产能。而一年中发动五项收购的百威英博,较高速扩张期的华润雪花也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如今的并购环境与彼时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业内人士指出,在目前很多大品牌的共同和相互渗透下,中小品牌所剩无几,剩下的几乎都是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当前可供收购的优质资源越来越少,所以行业又出现了一波巨头鲸吞大企业的风潮,随着地方强势品牌的被收编,巨头又到了无子可吃的地步。
但是,对规模的追求,迫使这些巨头退而求其次,在仅剩的资源中淘金,一些地方二线品牌就成为巨头扫尾过程中的香饽饽。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向记者指出,百威英博对金士百、大富豪的收购反映了啤酒行业的两个趋势:一是经历了十几年的兼并重组之后,啤酒行业的并购趋势依旧会持续下去,只是仅局限于个别优质标的,行业集中度也将随之进一步提升;另外一点就是,啤酒巨头在区域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化。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并购目标大富豪所处的市场非常微妙,正是百威英博、青岛啤酒和华润雪花三大巨头势力交锋的地方。
华润雪花早就计划将大富豪收入囊中,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雪花以8.7亿元收购喜力持有的大富豪啤酒49%股权和上海亚太啤酒100%股权。但是占股51%的中方股东坚称这是“暗箱操作”,规避了富豪酒业公司的优先购买权,并向南通中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该股权转让行为无效。随后,华润公司向喜力亚太公司发出解除收购的通知,喜力则以2450万美元的价格向富豪酒业公司转让其所持的大富豪公司的所有股权,双方撤销相关诉讼和仲裁。
华润雪花的并购就此落空,而其内部人士至今还不无遗憾地向记者表示,大富豪是个优质的资源,收购失败挺可惜的。
因此,百威英博此番收获可谓是“虎口夺食”,而三大巨头之间的“明争暗斗”并不会就此平息,有行业从业人员对记者分析称,百威英博通过并购扩大自身规模,对大的行业格局不会产生影响,只是会改写巨头间的排名。以2013年的统计数据来看,雪花、青岛、百威英博的产销量分别为1172.2万吨、870万吨、655.23万吨,“老二”“老三”的规模相差并不大,如果百威英博按照计划完成收购,可能会对青岛造成压力。
百威英博集团全球CEO薄睿拓(Carlos Brito)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丝毫不掩饰其在中国的野心。“现在我们是第三,但希望很快可以成为最好的两家之一。”
利润承压
对于并购加速的百威英博而言,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正在日益提升。
据市场研究公司Plato Logic说,中国人口的啤酒消费量占全球啤酒消费总量的1/4,预计这个10年啤酒业40%以上的增长将由中国人实现。
有啤酒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前国际啤酒市场,特别是发达市场均已饱和,很多国际市场都很难再有提升,甚至还会有下滑态势,所以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涌入中国市场抢地盘,百威英博同样面临着其他主要市场增长乏力的压力,火力度开拓中国市场也略带一丝无奈。
有外媒也表示,在中国的尝试是百威英博支撑一个在本国连连失败的品牌的最大希望,即便不是最可行的希望。
百威英博集团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其中美国、巴西和中国是其全球最大的三个市场。其亚太区总裁邓明潇早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直言,“中国是百威英博在全球的三大市场之一,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不过,当前百威英博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相比之下却相形见绌。数据显示,百威英博已经控制了巴西约69%的啤酒市场,美国的市场占有率也高达47%。而其在中国市场2013年市场占有率增加70个基点的情况下,也仅有14.1%。
华润雪花营销中心总经理曾申平曾对记者透露,虽然五大巨头即将占据市场80%的份额,但雪花作为国内最大的品牌,市场份额也只有23%,放眼国际上快消龙头企业,没有达到3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就很难形成稳定的市场地位。
可见,百威英博有力可发且力度最大的也只有中国市场。事实上,该集团的投资也一直在向中国倾斜,投资数十亿美元寻找投资建厂的地点,近几年百威英博与中国地方政府的接触也变得十分频繁和紧密。啤酒协会数据显示,百威英博2013年在建新厂多达7个,而其他品牌多者也仅有两三个。
按照邓明潇的判断,中国的啤酒行业“绝对”处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不管是从销量来看还是人均的消费量来看,都是在不断地上涨。“从长远来看,啤酒行业在中国是非常健康高速发展的行业。在这个行业里面发展的公司,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
不过,行业面临的发展中的问题也同样棘手。
这一点百威英博也深有体会,齐鲁证券在调研中国啤酒市场格局的走向时,访谈了百威英博的高管。对方认为,中国啤酒竞争还处于圈地运动的初级状态,区域仍有许多空白市场,龙头企业的市场争夺还将延续,扩张仍以覆盖由于并购和小企业退出而形成的新市场为主,大企业之间的座次还可能有变,小企业退出会加速。
“青啤的高端升级做得还是不错的,品牌体系也比较清晰,但由于也是青岛的一个主力品牌,整个品牌组合还是略显单薄。百威实行的是多品牌策略,各品牌特色梯度清晰明显,现在高端市场增长非常快,百威英博的品牌组合,可能会在一二线城市比较成熟的市场发挥一定优势。”该高管对比竞争对手时明确指出自身的优势所在。
但是,对别人“旁观者清”的百威英博却有些“当局者迷”,如其所说,在中国市场,百威英博确立了1+1+N的品牌格局,即一个全球性的高端品牌百威啤酒主打夜场和高端餐饮渠道;一个全国性的中高档品牌哈尔滨啤酒主打中餐渠道;再加上在各地收购的当地品牌填充中低端市场。不过就连邓明潇自己也承认,百威英博在华的利润空间一直比较低,这对行业的长远发展并不是一件好事。
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竞争白热化的时候,品牌方对规模的追求高于利润的需求,而目前五大巨头占据着绝对的市场份额,这个时候,市场份额已经不再是企业最关注的点,赚钱、利润成为重点。
一位啤酒营销专家对记者表示,此时的百威英博还有点儿像几年前以低利润抢市场、要规模的雪花,如今各巨头都在对既有市场进行精耕细作,提高利润空间,进行整合优化,百威英博在急需市场份额的同时,应该也好好地考虑一下产品结构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