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营业务或成百货救命稻草?
在刚刚公布的2014《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百联集团是唯一一家去年上榜、而今年落榜的中国企业,从中不难折射出国内百货业全行业的困境。记者从昨天发布的《演变中的中国零售业格局:百货公司》中了解到,发展自营业务或成为百货业最后的救命稻草。
百货业比重越来越轻
世邦魏理仕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已经有23家在内地和香港上市的百货企业公布了其2013年报,这些企业的平均营业利润率为12.4%,自2010年以来已经连续三年下降。而和十年前的数据进行对比,全国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总数增长6倍,但百货门店总数占比自5.7%下降至2.3%。
网购的兴起成为对百货业冲击最大的因素。从2008年到去年,网购规模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从1.1%上升至7.8%。世邦魏理仕研究部高级董事谢晨告诉记者:“网购兴盛的服装鞋帽、日用百货和数码IT,也正是百货业所覆盖的领域。”
而百货业利润的降低,也源自一些指标数据的变化。拿去年和2011年作比较,物业租金上涨了14%,员工开支上涨了18.5%,但营业收入只上涨了8.8%。
联营使百货遇“天花板”
除了网购,造成百货业困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度依赖“联营”导致独木难支。目前,国内的百货店大部分实行联营模式,即百货店引进品牌厂商,后者按销售额向前者支付约定比例的“扣点”租金,且接受前者的日常管理。与此同时,除自有物业外,百货为取得经营场所则需向物业业主支付租金。在这一经营模式下,百货店获取的利润,即扣除房租等成本后的“扣点”收入。
根据相关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的统计显示,当前国内百货的营业收入中,特许专柜收入———即联营收入占比在80%至90%之间。然而多年以来,百货这一经营模式的缺陷却逐步显露出来。其一,联营模式下百货遇到“毛利率天花板”。在近年来主流品牌议价能力逐步加强、百货销售增长放缓、而房租、员工工资等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联营的收入模式却使百货很难通过扩大商品毛利率来进行对冲。
此外,联营模式为百货经营者免去了买断商品的经营风险以及扩张过程中的库存和资金压力,然而长期依赖于联营也让百货逐步退化为单纯的“二房东”,对商场中经营的品牌在其商品进、销两端都没有控制权,对品牌和消费者的第一手信息和动向的掌握弱化。
自营效仿梅西百货
究竟如何挽回百货业的“颓势”?世邦魏理仕给出的建议是,一方面,百货店类加速向“购物中心化”转型。购物中心以其丰富的业态配比和更好的购物环境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逐渐成为一、二线城市中的主流消费场所。基于消费者消费习惯和行为的改变,业态相对单一的传统百货应该积极寻求转变,希望通过增加零售业态种类,调整商户类型,改善购物环境,来给予购物人群一种类似于购物中心的消费体验。而一些体量较小、难以转型的百货店,则可以向某一品牌旗舰店或某一品类专业店转型。
此外,谢晨还建议,提升毛利率水平无疑是能够帮助百货业走出困局的一剂良药,但这却是联营的商业模式下难有作为的,而开展自营业务则被认为在“提高核心竞争力”、“改善毛利率水平”和“实现差异化经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自营主要包括国内总代理、国内总经销、买手制、贴标生产和完全自己设计和生产自有商品。自营模式下,百货店的收入来源将从扣点收入转为商品购进和销售之间的差价,百货也因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零售主体。“以美国的梅西百货为例,能常年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因是从2009年至今,其独家经销和自有品牌的占比持续上升,已经占到总收入的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