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27年:从60盏落地灯到36个亿
对于大中人来说,2007年12月12日是个不眠夜。这一天,苏宁电器突然决定终止收购大中。大中电器命运之轮也在这一刻开始急速转动。仅仅48小时以后,苏宁的夙敌国美电器宣布以36亿元现金代价,将大中全部股本收入囊中。持续近两年的“大中收购战”在2007年末画上句号。对于京城百姓而言,“蓝马夹”所代表的京派家电连锁身影渐行渐远。
落地灯身价24年涨万倍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发布的时候,大中电器创始人张大中,还是国营供销社里的普通售货员。“他对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质朴的感受是:国家要调动百姓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满足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正当愿望。”了解张大中的人士说。于是,1980年冬,张大中开始了创业的尝试。
张大中在自家的厨房里用饼铛做底托,用纱厂的纱轴做灯杆,制作了10台落地灯,向路人兜售,一天下来这些“试验品”卖出了8个。很快,他又制作了60盏落地灯,盈利160元。这就是大中电器的第一笔生意。
24年后,老落地灯身价已经暴涨了一万倍。2004年,念旧的张大中回收了69岁的海军高级技术离休干部欧阳先生手中的一盏老落地灯,付出了6万元的巨额酬金,成为京城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大中电器率先覆盖京城
与国美和苏宁一样,在中国市场经济萌芽的年代,张大中的成功只是又一个白手起家的财富故事。不同的是,张大中有意无意间造就了大中电器浓厚的地域色彩,也让大中电器成为了京城市民经济生活的一个符号。
大中电器的前身是1982年4月在北京注册成立的“张记电器加工铺”。北京是大中电器的发祥地,也是大中电器最为重要的战略重镇。“张记”以制造音响放大器为主营业务,6年以后,“张记”甚至占据了北京音响放大器90%以上的市场份额。2002年,代表大中电器服务精神的“蓝马甲”正式启用,身穿蓝马甲的大中员工迅速占领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2003年,大中电器开店量增至32家,占据北京电器销售50%的市场份额,成为率先覆盖北京内城、社区及远郊县的电器连锁商。
“这是大中电器的黄金时代。”大中人不无怀念地向记者回忆,在这段时间,大中创造了北京单店连续增长最快速度,每分钟销售商品3.19件的惊人纪录。
“张大中是商业天才!”
“张大中是商业天才!”昨天,一位大中员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老帅张大中的钦佩之情仍旧溢于言表。
与国美苏宁的急速扩张相比,2002年,张大中才开始想要迈出北京,初步的扩张计划只限于华北地区,但已经举步维艰。在今年4月,大中宣布撤回在北京、天津、河北以外的所有分公司,以期甩掉这些包袱提升盈利能力。同样的,在资本市场,当国美、苏宁和永乐分别于2002年、2004年和2005上市,获得大量资金之后,融资或上市对于张大中而言,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
但是,人们却不得不惊奇,正是这样一个区域性的零售企业,在2007年,卖出了36亿的天价。
12月11日,苏宁北京召开“打响2007年收官五大战役”记者见面会。苏宁华北区执行总裁范志军透露苏宁已经接管了大中在山西的部分门店。让人始料不及,12月12日下午,苏宁却突然将已安装在大中电器门店的POS机和监视器拆除卸走,苏宁人员同时撤出。晚上9点,苏宁发布公告宣布退出大中并购。此后的情节轻而易举地成为各大财经网站的头条:12月14日,国美发布公告宣布借助第三方曲线收购大中,并在当天就划拨出36亿元人民币。
而在此之前,为了在北京超越国美,苏宁与大中的结合几乎已经没有悬念。大中与苏宁最早接触缘于2006年7月25日国美并购永乐,已与永乐签订合并协议的张大中不愿随永乐加入国美而靠近苏宁,高调宣称将“择优而合”。2007年4月11日,苏宁发布公告称:“委托了第三方财务顾问与大中电器就双方合并事项进行了沟通与交流”,苏宁30亿元收购大中的计划逐渐明朗。
这是国美精心策划的一场“狩猎”,不过,“价高者得”的简单经济规律背后,领导者的性格似乎已早已决定了各自企业的命运。
苏宁掌门人张近东对于“性价比”的谨慎审度让苏宁错失了收购的最佳时机,将“打造一个影响无处不在的商业帝国”作为自己生意理想的国美主席黄光裕选择在最后一刻力挽狂澜。而对于张大中而言,“明谈苏宁、暗交国美”的策略让他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全身而退。
“我们不同意媒体报道的‘张大中率众离开’的说法。”昨天,原大中电器品牌总监罗连对记者说,在大中、国美交易完成以后,罗连和大部分大中电器总监级的高管一样,都追随张大中进入了其新成立的房地产公司。“这是我们自愿的选择,毕竟这个行业太累了。”
目前,张大中的新公司“大中投资”已经注册成立并开始运转。2008年的元旦,正是这个地产新人最忙碌的时候。
国美并购大中尘埃落定,人们担心,由此形成的市场垄断将使北京的老百姓成为受害者。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者认为,这种担忧杞人忧天。下结论也许还太早,但是,人们有理由相信,在家电连锁血腥价格战的推波助澜下,北京乃至中国的家电消费都完成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只要有苏宁们的存在,即使是连锁航母也不能高枕无忧。
“甚至因为独立经营。从市场层面讲,我们和国美仍旧是竞争对手。”大中电器品牌总监江波昨天表示。而市场也从不缺少创造力,谁能保证在不远的将来,网络零售不会成为挑战传统零售大鳄的新业态。
2007年,中国家电零售业已经从最初的“圈地运动”的盲目扩张,到追求单店利润,收购与合并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国美收购永乐、大中,仅仅是中国家电零售业重组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