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购物中心供大于求 商业地产泡沫或更大

购物中心供应过剩似乎有利于零售商压低租金,但选择过多也会使一些品牌面临两难境地。当一个新购物中心开业时,这些品牌当然不想错过新潮流,但同时又想保留已有一些忠实客户的现有门店。施华洛世奇(Swarovski AG)亚洲高级副总裁贝林(Francis Belin)表示,在中国,因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流会在很短时间内发生改变,因此有时你必须在两处押注,这样就会导致新店抢了现有门店的生意。

贝林补充称,虽然空置率在上升,但一些开发商仍试图提高租金,以弥补空置的损失,施华洛世奇在和一些国有房地产开发商打交道时就碰到过这种情况。只有一半商户入驻的购物中心看起来很凄凉。没人会愿意去那购物或租商铺。消息很快会在零售商之间传播开来,以后同一开发商在其他地方的项目也不会有人去。现在中国10大房地产开发商几乎都有一些商业地产项目,大连万达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商业地产开发商。

虽然住宅地产的总体投资额仍远远高于商业地产,但商业地产市场或许更难以驾驭,更容易受到经济走软的影响。对于开发商而言,商业地产项目的财务负担也更重,因为商业地产的开发模式是买入并持有,而不是在房子盖好之前就开始预售。另外,商业地产领域的参与者更少,比如个人投资者很少参与,这导致商业地产套现难度更大。

摩根大通(JP Morgan)的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和中国住宅地产相比,短期内更担心中国的商业地产,从历史上来看,商业地产泡沫出现破裂的频率更高,这会带来较高的经济成本,美国储蓄和信贷危机就是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