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老汇到“金剪刀”:创意GDP发力“保增长”
三匚创意集团董事长周可为和时尚集团市场部总经理徐聪几乎同一时间注意到了美国百老汇的“极限震撼”创意选秀节目,并萌生了引入国内的想法,为此,他们先后都去了纽约。
2014年初,当晚一步的徐聪联系到“极限震撼”版权所属美国公司时,他得到的消息是周可为已经提前介入,但他们最终选择了合作共赢、共同分摊风险的道路,而非互相竞争抬高价格。
还好,这档决赛曾创下全欧洲收视率最高的创意节目,今年在引入中国后并没有让他们失望。
而在地中海北岸的意大利,罗马世家董事长莫觉凡则在琢磨另一件“进口”创意的事,他想与意大利的“金剪刀”卡里斯图·朱塞佩接洽。
卡里斯图,意大利定制西装最高水准的代表,欧洲政要和中东富豪皆是其座上宾。莫觉凡认为,如果能够与老先生合作的话,无疑可将公司的业务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注意到,中国文化产业跨界并购确已开始起变化。创意“进口”静悄悄的同时,则是中国创意产业与国外相比,捉襟见肘的现实。
官方统计显示,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超过1.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48%,这甚至不及2010年意大利创意产业占据该国GDP的比例。当年,该国创意产业总产值680亿欧元,占GDP的4.9%。
政策拉动已然明确。不久前,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在《意见》中,“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分类首次被提出。
谈到融合,徐聪很自信,而时尚集团也已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拥有诸多杂志的出版传媒集团。因新媒体的冲击,2010年12月,时尚的新媒体事业部成立,并在此后不长的时间里迅速扩编到100多人,其核心是整合集团18本刊物的内容资源,实现线上线下的立体互动营销。
2013年,时尚集团除了坚持核心的传媒业务之外,增设教育、投资和产业三个板块,启动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实现从期刊出版到多元化经营的全方位升级,这被视为突破性的“二次创业”。
时尚传媒集团早已拥有包括IDG等海外投资机构的联合投资商,投资经验很丰富。
“‘极限震撼’就是我们的投资业务。之所以会被这样的演出模式所击中,根上还是与我们集团四大板块所服务的消费人群是相通的。”徐聪告诉本报记者。
周可为对该项目的投资也没有太多考虑,用他的话说,听音乐人三宝介绍后,想都没想就投了,“在三宝介绍这个项目之前,创意秀的定位就确定是要融于人们正常生活的演艺秀,不同于高雅也不同于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这就需要一个能够有影响力的产品,所以当时没有把盈利放在第一位,而是一次战略性的投资。”
正是这样的出发点,当徐聪回国后找到周可为时,双方一拍即合,“极限震撼”也印证了他们最初的判断,火了。
2013年8月,在工体上演的“极限震撼”以其突破性舞台创意和多元化艺术元素,口碑和票房双丰收,娱乐圈、体育界等各路明星大腕也纷纷携友前来观摩。
媒体的报道尤其央视的报道已成为其成功的一大特点。央视同样也关注到了卡里斯图的动向。
经过双方的几次沟通后,为自己服装品牌增加设计品牌元素的莫觉凡如愿以偿。最终,罗马世家品牌将与卡里斯图合作,并在中国境内独家发布卡里斯图·朱塞佩私人纯手工缝制西装。
“我看好中国的西装定制市场。”80岁的卡里斯图对本报记者说。至于进来中国市场是否有点晚的疑问,老先生幽默地说:“现在长寿的人很多。”
融合是大趋势
在莫觉凡看来,签到这样世界级的顶级大师也只是开始,因为服装与设计和文化肌理如连体婴儿一般开始紧紧相连,而徐聪与周可为则要把引进的演艺项目做好,因为这一次不只是战略性的投资,盈利是要考虑的。
业内人士称,无论是罗马世家与设计服务、文化创意领域的融合,还是时尚集团跨行业的创意项目投资都是智慧的,因为文化创意产业并非一个单一的产业概念,其巨大的融合性使得彼此的渗透成为未来的一大趋势,尤其是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领域。
今年3月发布的《意见》则指出,要打破行业和地区壁垒,促进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内容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促进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催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满足新需求。
分析人士称,相比于2009年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计划》,《意见》第一时间的分析解读并不多,但其更具有连续性与可实施性。
文化产业振兴计划提出至今,最为活跃的是电影、电视剧、演艺、动漫等几大领域,但若以数字去衡量的话,这几大板块的效益并没有其影响力那么大。比如,电影产业,票房收入成为最主要收入,去年收入超过200亿元,抛开成本,利润率并不高。
虽没有公开的数据统计,但盈利的电影也只占到5%左右。有业界大佬表示,就算电影产业每年以30%的速度增加,收入也就几十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电影产业的一个零头。
而演艺等产业也是刚刚兴起阶段。
与国内其他产业的企业相比,文化类企业收益并不大,更多是处于中小企业阶段。
“因为发展深度与广度不够,文化产业到了一个瓶颈期,增速也下跌到了16%。”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明说。
另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我国共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近70万家,规模以上企业达37000家,对文化产业价值创造的贡献率为60%;在规模以上企业中,从事文化创意及设计服务的企业为4900家,从业人员约为5万人。
另一突出特点是,在整个文化产业中,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业人均收入最高、净资产收益率最高,但文化创意及设计服务业的规模相对较小,产出相对较低,户均资产9000多万元,户均净利润不到620万元。
换而言之,其发展空间也是巨大的。
以意大利为例,根据意大利国家统计局2007年公布的行业种类,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活动分为四种,创意产业只是其中一种,其中就包括建筑、通讯、手工艺、设计、农业食品、餐饮。
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至2010年,意大利创意产业发挥了重要的经济杠杆作用。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产值达680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9%。
2012年底,国家统计局出台的最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中,明确把文化及相关产业分为10个大类,其中“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这一分类首次被提出,具体包括广告服务、文化软件服务、建筑设计服务和专业设计服务。
“这种分类适应了文化业态不断融合、文化新业态不断涌现的实践需要,也让文化产业的分类更科学、全面,而‘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也是文化产业中最容易和其他产业广泛联系并能够创造出巨大价值的领域。”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说。
全方位融合非易事
能否做乔布斯(苹果创始人),周可为并没怎么想过,但与“乔布斯”们合作并非没有可能。
“我们的定位就是建设创意产业生态链。”周可为说,“以‘创意’跨界于设计、地产、演出、电子商务等领域,搭建创意与市场对接的桥梁。”今年,徐聪与周可为又再次联手,将在9大城市联演300场“极限震撼”。
“这种顶级秀的引进费用以及运作费用不会少,但我们几家的进入本身就是降低风险,另外票房收入与赞助费用也占到一部分,但关键是衍生产品的开发,现在还是保密,可以说的是此次巡演秀将是融合多产业共生的‘艺术品’,我们试图将他的产业链条拉长。”周可为表示。
“我们希望未来会有自己原创的秀,但首先得吃透,引进是为学习。因为文化创意与其他包括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不只是说简单的内容融合,还有一套模式。”周可为表示。
至于模式背后的奥秘,莫觉凡觉得有些是大数据与科学数据可以分析的,但根本还是要以人为本,“这四个字简单却很难,设计产业是如此,而在与其他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如何使产品舒适、美观还要贴近人们的需求,需要我们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