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实体店理性触网 武商1-2月销售增长9.7%

太平洋百货黯然离京,广百百货武汉店被迫撤场,沃尔玛的“关门潮”正在多个城市继续上演,实体零售业频频放出撤店关门的信号。在电商冲击下,湖北传统零售企业营销的转型升级正迫在眉睫。

美国十大电商,九家是传统零售企业,而在中国的类似排名中,互联网企业占了九席,传统零售企业仅苏宁一家。电商是否已经对传统零售业造成了冲击,两相对比,似乎成了一个悖论。今年前两个月,武商集团依然保持了9.7%的增长,在董事长刘江超看来,电商对零售百货业的冲击并不成立:“电商现在看起来有他的优势,更有他的劣势,我现在也有电商公司,我的理念是把武商搬到网上去,现在搬不上去,物流的成本是最贵的,是每个人来拿便宜?还是家家送上门便宜?”

而对更多的零售百货企业来说,日子显然没有那么好过,据商务部数字显示,2013年全国3000家零售企业平均销售额仅同比增长0.9%。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军电商成了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首选,但就目前我省传统企业的“触网”表现来看,显然有些惨淡。在淘宝开个旗舰店,在网上搭个平台,再搞个微信营销,大多企业的电商转型靠的是复制。

刚刚结束的中国婚博会引起了多家企业的重视。3月15号到16号,中国婚博会在武汉举办,两天的成交额突破了5.6个亿,这两天里,武商集团旗下世贸广场的珠宝首饰生意几乎全线转移到了科技会展中心,集中购买,折扣营销,婚博会让消费者趋之若鹜的,不是电商,而是互联网的思维。

九州通医药集团电商负责人田超波:“电子商务,未必就是在网上搞一个网上商城,互联网思维,就是大量的收集零散的需求,把这个需求集中化,婚博会就产生了一种集约化的效益,就是团购。”

就我省零售百货企业今年的电商规划来看,少了盲从,多了理性。中百集团利用自身物流配送资源,把网上销售生鲜冷链商品作为中百商网经营的重点特色之一,九州通加快布局医药电商,和京东“分手”后上线微信购药平台,宜昌国贸立足本土需求,主打团购服务,仙桃富迪利用江汉平原的农村网点,向农村市场推出“微店”。把握电商趋势,利用线下优势,重视和电商企业的差异化竞争,正成为我省传统企业“触网”的新特点。

中百集团董事长汪爱群:“作为我们传统零售业来讲,在国内做电子商务真正能赚钱的几乎没有,我们不能够照搬过去像腾讯、阿里巴巴这样一个路了,我们寻找市场的一个差异化,因为我们无论是网点规模,还是配送体系、加工体系,在湖北是明显有优势的,我们走湖北的一个区域性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