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万科商业地产:而立之年的转型顿悟
作为在国内住宅市场叱咤了整整30年的万科,若想继续在一线城市继续增长和领跑,产品线的多元化成为必要的转型之路。2013年底,北京万科位于昌平的首个商业地产项目开业,多少向人揭示了万科在这一领域的运营思路。
“北京六环以外,还未出现过像金隅·万科广场这样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万 科A7.54-0.17-2.20%
的大型购物中心,如果金隅·万科广场做得成功,就标志着北京对此类的商业需求空间巨大。”从万科集团副总裁毛大庆的言语间,可以感受到他对在六环外迈出商业地产的第一步信心很足。
外环商业配套得政府支持
一个商场若想进入比较好的存活期,必然会经历3-6个月的脆弱的时期,金隅·万科广场至今已开业运营3个月,毛大庆表示,目前从经营回报、经营收益来看还算比较满意,这期间还有一些商铺会逐步调整,如眉州东坡,万科展馆等。但总体上,金隅万科的营业额一直保持着上升势头。
值得称赞的是,北京六环外建造这样的大型购物中心,历史上可参照物并不多,万科此举也是在探索城市配套服务商这一角色的正确站位。
随着地铁开通后,北京六环外的这些地方形成了一片片的住宅区域,但是快速的土地开发让政府的配套建设无力追随,这个项目的建设在地方上也是一种模式创新。“政府来干的话,是完成任务;我们来干的话,是开拓市场。那么为什么不让擅长的人,做擅长的事呢?”毛大庆对记者说。而北京万科的实际行动,已经获得了不少北京市政府机构的认同。
在调整中向前迈步
不可能有项目在诞生之初便尽善尽美,金隅万科广场同样如是。“我们在调整。”毛大庆坦言,“比如餐饮比例规划略低,导致逢年过节餐饮区都排起大长队;比如日常消费品牌商家档次还有提高空间等等。”
记者从金隅万科的一系列商业行为中发现,万科不仅是在消纳这个市场,同时也在教育这个市场,不断向消费者注入新的商业元素,提高他们的生活消费水准。
作为北京万科第一个尝试性的商业项目,金隅·万科广场在调整之中,已经走向了平稳运行的道路。
商业下一步强化市场推广
北京万科在商业地产上确是初出茅庐,除住宅“娘家”的品牌效应,商业地产市场运作的经验却无可借鉴。
毛大庆坦言,北京万科在商业地产市场推广手段方面确实较弱。“之前没有做过商业,同事们虽然擅长做活动,但是对于为客户带来的影响欠缺信心。这也使得我们会在增加客户的粘性上继续努力。”毛大庆说,“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的异曲同工之处,在于对于客户的了解,除了对入驻商家了解,更要对前来购物的顾客了解。”
经过一年的商业地产实践,北京万科在弥补短板中前行,在毛大庆看来,搞商业地产,开的好不好只有开过才知道,积攒经验最重要。而如今,
金隅·万科广场开业两个月来,每平方米产生的营业额和客流量已经在同类型的商场里位列一二,周一到周五可达3万人次,周末则在4-5万人次。
社区商业模式增加客户粘性
商业地产项目,只是万科将自己定义为“城市配套服务商”的其中一环。“未来只要万科新开的住宅区,就有第五食堂、菜市场、洗衣房、我员工办的糕点店。”毛大庆一边聊着万科向城市配套服务商的角色转变,一边规划着北京万科的社区商业模式。
就记者了解,中国近几年城市土地销售,已经远远脱离了政府提供配套建设的能力,配套设施建设在政府手里是任务,而在企业眼里却是买卖,两者对比,显然把它当买卖的社会力量更有干劲。万科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大力提高配套建设,因此也就孕育出了一大批以食堂为代表的社区商业模式。毛大庆笑言:“把绿豆粥和香河肉饼卖到到意大利米兰去,披萨饼斗不过香河肉饼。”
而北京万科对于社区商业模式的运作更是剑走偏锋:公司自持少部分商铺,鼓励企业内的员工承包开店,由公司来投资。例如食堂、菜市场、洗衣店等一系列居民生活必备的配套商店,店铺内商品定价由集团统一,毛大庆说:“社区商业是配套,并不是拿来挣钱的东西,但仍要保证维持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