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市购物中心总存量已升至620万平方米

第一太平戴维斯发布最新零售物业市场报告,上海全市购物中心总存量已经升至620万平方米。未来3年,上海零售物业市场仍将持续迎来大量供应,年度供应总量预计都将超过100万平方米。

零售物业供应持续旺盛

近年来,沪上零售市场瞬息万变,经济增速放缓、购物中心供应持续增加、租户谈判难度加大,乃至网购及海淘正持续冲击实体零售市场。

第一太平戴维斯在报告中指出,2013年全年,上海市场上共有8个购物中心项目入市,合计体量71.76万平方米,较2012年供应略增3.8%。其中,月星环球港就占到供应面积的44.6%。

截至2013年底,全市购物中心总存量同比增长13.0%,升至620万平方米。其中,静安嘉里中心和淮海路iapm的入市,使得核心商圈存量同比增长15.8%至150万平方米。

上海零售物业市场的供应仍将持续旺盛,今年全年预计还将有11个新项目入市,合计供应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其中仅浦东世博和普陀中环区域的供应量都将超过20万平方米。

而2015年和2016年上海零售物业市场的年度供应量预计也都在100万平方米左右。

第一太平戴维斯市场研究部的简可表示,网络购物增势强劲,新的运营、推广及支付方式层出不穷,购物中心业主在租户组合、氛围营造及科技应用上需有应对。“今后,上海零售物业的底租水平预计将保持平稳,大幅调整可能性极低,但新兴区域业主或将在租赁条件上给出更多让步,以达到较高的开业入驻率。”

尝试更多小型租户单元

商报记者注意到,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不少商场纷纷开始调整,除了让予餐饮及生活方式类租户更多面积以外,部分业主尝试组合更多小型租户单元以增加品牌数量及营造购物氛围。

以徐家汇为例,自2009年以来,徐家汇就是唯一空置率持续低于1.5%的核心商圈,由于商圈内各项目定位及客群侧重不同,彼此协同效应得以放大,同时避免了项目间恶性竞争。近期,美罗城及港汇恒隆广场部分楼层在大幅调整后开业,带动入驻率提升。

美罗城是沪上最受年轻人追捧的购物中心之一。近年来持续内部调整大幅降低了电子类租户(百脑汇等)比重,引入更多品类的小面积租户迎合年轻人口味。尽管许多新品牌此前并不为消费者熟知,但其调性与年轻消费者较追求性价比的心理颇为契合。在2010年成功改造地下一层、引入大量日系品牌后,美罗城再度大幅调整4楼结构,将原来电子电器类卖场改造为结合餐饮、服饰等更为多元的租户组合,许多品牌更是首度登陆上海,包括New Look、Think Kitchen及Lizarran 餐厅。目前,5层、6层仍在进行内部调整,预计明年将有一家剧院在此开出。

除美罗城外,浦东的正大广场和浦西来福士广场近期都在调整中采用了小面积租户单元,原先的大面积品牌,如Color Jeans及Sport 100则或撤场或迁至其他区域。这一调整营造出更为丰富多样的购物场景,同时有利于业主更好控制租户组合。对租户而言,较小的面积也相对减轻了成本压力。但该策略需要大量优质服饰类品牌需求支撑,尤其对非中心商圈的多数项目而言较难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