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avis拟撤出中国 高质量无法体现高营收
招标频繁受挫和营销水土不服是两大关键因素
全球第三大普药集团阿特维斯(Actavis)首席执行官保罗·比萨罗日前宣布:“由于中国的市场环境对于公司开展业务非常困难,公司拟彻底退出中国市场。”记者近日致电阿特维斯中国方面就此展开求证,该公司中国区CEO高仁并未给出进一步的说法。不过,据阿特维斯一位员工的说法,尚未听说收到退出中国的通知,公司还在正常运营。
在分析人士看来,阿特维斯拟退出中国市场,背后的原因在于高质量的仿制药受制于招标和营销两大尴尬遭遇,与此同时,身为上市公司的阿特维斯又急于寻求业绩。
中国业绩不及预期
阿特维斯拟退出中国市场之说,最早源于美国。据彭博社的报道,近日,阿特维斯集团首席执行官保罗·比萨罗在旧金山参加摩根大通一次健康保健类会议时表示,公司将彻底退出中国市场,原因是中国的市场环境对于公司开展业务非常困难。
阿特维斯官网资料显示,其在华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实体为阿特维斯(佛山)制药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60年的佛山制药厂,后来历经澳洲康宝顺(佛山)制药有限公司、美国雅来(佛山)制药有限公司,在2005年底发展成为现在的阿特维斯(佛山)制药有限公司。
阿特维斯此前一度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其中国区总裁高仁去年曾多次对外表示,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在未来三年,每年会有两个新品上市,三年以后,争取每年上市5- 10个品种。该公司7月份还在中国正式启动品牌重塑计划。
但保罗·比萨罗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说法,则让高仁的计划可能就此中断,依照保罗·比萨罗的说法,“阿特维斯已经售出了在中国的一项业务,目前正在就出售另一项业务展开磋商”。
据一位医药行业人士从阿特维斯中国区某高管处了解到的情况,招标因素以及由此带来的业绩问题是导致总部正在考虑将中国区业务转手的主要原因。财报显示,阿特维斯2012年营收为59亿美元,净利润9700万美元。预计2013年全球销售额将达81亿美元。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阿特维斯中国公司自2005年发展至今,年利润仅有400万欧元至500万欧元。
高质量无法体现高营收
作为全球第三大仿制药生产商,阿特维斯旗下拥有750多个产品类型,其泌尿外科产品、妇女健康产品、肠胃病治疗药及皮肤疾病治疗药品在国外仿制药市场颇具市场竞争力。不过,这家一直以质量著称的高端仿制药公司到了中国却发展得并不如意。
2012年国内有毒药品胶囊事件发生后,阿特维斯曾在广州专门召开媒体说明会,宣布公司60%胶囊来源于苏州胶囊有限公司,剩余40%则源自广东开平金亿公司,以此强调阿特维斯对药品质量的专注。“大环境下,医疗改革、上涨的成本的确是个问题。但是长远来看,我们有长期目标。我们看到所有这些事件都在促使中国企业抬高对质量的要求,所有的企业都需要面临、遵循来自中国政府的要求和规定,当大家都面临同样要求时,你会找到自己的空间,如果你有一个好的质量团队、销售团队,你会有机会。我需要强调,药企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为了利益牺牲质量,这样才能赢得国家、消费者的声誉。”高仁当时在出席媒体说明会如是对南都记者说。
不过,阿特维斯所坚持的做法,与其收到的成效之间出现了“落差”。
尽管不是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 D PA C )成员,不过,对阿特维斯一直有关注的该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亦认为,这家公司在中国销售不尽如人意的一大原因,与现有药物评价体系存在一定关系。
“药品质量不仅在仿制药和仿制药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同类仿制药之间同样普遍存在明显差异,但目前中国尚缺乏一个完善的评价、激励体系将阿特维斯等公司高质量仿制药的优势凸现出来,所以其处境相对尴尬。这些质量较好的仿制药如果没有合适的价格、招标等激励政策的支持,在中国市场很难具备竞争优势。”R D P A C一位总监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该位总监还指,中国一致性评价才刚刚开始,评价体系也尚须进一步完善。“现在主要强调口服固体制剂体外溶出度,我们认为这只是提高仿制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没有生物等效性的对比、不推动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完善所欠缺或薄弱的环节,仅仅根据某一项检验指标评定的‘一致性’,离真正的‘一致’差距尚远,也无法真正突出高质量药品的优势。”上述总监进一步指出。
记者观察
外企普药业务在华集体遇挫
事实上,阿特维斯并不是首家在华萌生退意的跨国仿制药公司。早在2005年,德国默克(M erck)就将其位于中山的仿制药公司默克雅柏悉数卖出;2010年,印度最大的仿制药企兰伯西宣布终止与中方企业的合资,将所持广州南新制药有限公司的股份悉数出售。
此外,来自诺华旗下的仿制药巨头山德士公司的在华销售数据也并不如外界此前的预期。依照业内最新的数据,其2012年销售额约为23亿元,2013年预计不会超过30亿元。
探究背后的原因,仿制药招标以价格权重的做法,被认为是根本原因所在。
以市场交易规模在千亿左右的广东省基药招标为例,广东省1月22日完成的首轮入市报价显示,外资药企中仅辉瑞、阿斯利康、诺和诺德、礼来等个别外资药企业有零星产品入选。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