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民企频频投资农业 投资总额60多亿元
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进入农业领域的企业以每年200多家递增。一份来自温州市工商部门的最新报告说,今年上半年,该市平均每天新增个体私营农企8家。截至目前,温州投资农业的个体私营企业已经达到2000多家,投资总额60多亿元,投向覆盖了种养业、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市场建设等各个方面。
11月20日,温州市展宏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宪忠告诉记者,他在藤桥镇建了一个占地37亩的养猪场,一年出栏3万多头生猪,年产值达数千万元,远远超过他以前办工厂的收益。
温州投资农业的个体私营企业都以做工业的思路做农业。哼哈山珍食品有限公司老总林红过去在上海做服装生意,她看见上海市民在超市排队买山货的场面,思路顿开,决定把老家温州文成县山里的野菜卖到大城市去,于是创办了哼哈山珍食品有限公司。现在,该公司经营的各类山珍、野菜已经达到100多种,年销售额超亿元。藤桥禽业有限公司老总张海永早年到辽宁租商场卖通讯器材,后来回乡养鸡。当城里人开始喜欢吃农家菜的时候,张海永的传统藤桥熏鸡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他在全国开了46家专卖店,有500多个经销商,每天出售熏鸡两万多只。
在投资农业的过程中,温州民营企业家们发扬了敢于创新的传统。一鸣鲜奶公司老总朱立科开了国内第一家“真鲜奶吧”,研制出营养可口的蛋奶,同时推出牛奶面条等牛奶餐。现在,“一鸣真鲜奶吧”遍布温州大街小巷,达118家。
还有一些温州企业家离开家乡,到外地种粮食、建果园。种粮大户陈定友在黑龙江投资180多万元,承租了1万多亩土地,每年纯收入近百万元。在四川宜宾经商的温州人吴金亮和林绍锡花100万元将温州茶山的杨梅移植到宜宾。温州企业家林永敏与环宇集团合资建立黑龙江格林粮食开发有限公司,2006年销售额达到7亿元以上。而不久前刚开工、总投资15亿元的济南国际农产品加工贸易中心,股东就是温州皮革、制鞋、百货、地产、不锈钢等行业的企业家。目前,温州全市有170个经济实体、近两万人在外地建立了跟农业相关的基地。
另外,一些二、三产业的温州企业家虽然没有“转产”直入“农门”,也纷纷主动跟农村“结对”。据温州市有关部门统计,到今年7月底,全市共有2102家企业和1852个村庄“结对”,合作项目达到1914个,总投资额为14919万元。其中农业项目129个,总投资额达2765.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