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力390亿购地 加速“入侵”二三线城市

12月13日广州讯 (记者 赵毅) 前不久,富力以总价15亿摘得无锡新区江溪地块,拟打造无锡“富力城”。尽管董事长李思廉在2012年报中表示2013年“大有可能”多开拓一个或两个二、三线城市。但事实证明,富力今年拿地节奏较去年明显加快,且通过新进城市使其土储地域多元化加剧。
    据富力2013年中期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富力以1320元每平方米成本新增土地储备780万平方米,当中570万平方米来自长沙、贵阳、梅州及无锡四个新城市,其他新增土地则位于旧有市场北京、广州、天津、上海、杭州及大同,业务所及城市由15个升至19个。
    而今年下半年至今,富力仍保持着每月拿地的节奏,在城市选择上,富力进一步扩大其城市覆盖范围,这些地块分别位于福州、南京、佛山、沈阳、无锡等二、三线城市。不仅如此,今年12月初富力开启了扩张海外的步伐,以人民币85亿元收购了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地区一块116英亩的宗地。截至目前,富力在土地方面支出约390.41亿。
    不难看出,除了固守几个核心城市之外,富力正积极拓展二、三线城市,据业内相关人士透露,富力目前的业务状况较为一般,同时有较大的财务风险,因为它的业务更集中于一线城市,预计未来两年富力地产的合同销售中50%-60%将来自于广州市、北京市、天津市和上海市,而政府对上述城市限制房价政策实施的力度比其它城市更为严格。为了改变现状,富力在策略上不得不有所调整,那就是拓展二、三线城市,开辟新的战场。
    尽管富力在广州、北京及天津市场内成熟的销售经验使得其业绩增长有所保障,这几个已经进驻的核心城市,更容易为其实现快速现金回笼。但今年以来各大核心城市“限购限贷”政策加码,特别是对一线城市的影响较大。富力地产如果继续依赖一线市场,风险不言而喻。同时,富力经营地区集中于一线城市,2014年到期债务规模较大带来的再融资风险以及与资产基础相比资产负债杠杆水平较高。
    一方面,为规避风险,富力不得不积极寻求多元化策略;另一方面,价格导向也是富力重点考虑的因素。富力董事长李思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肯定不止停留在一两个城市,有机会会去其他城市发展。但我们买地都是看价钱好,位置好,就买地,但是如果你说很贵,竞争得很激烈,这个不是我们主流的方法。我们会在大减价的时候出击买地。”
    同时,李思廉也认为现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市买地的竞争对手比较多,所以也同步在二三线城市买地。而且,一线城市土地供应如此紧张,土地开发有限,开发成本高。加之大房企竞争激烈,市场被分化,富力开拓新的区域似乎成为必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