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2难续网购疯狂 业内“双11”透支了消费力
12月12日,由淘宝领衔的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年终盛典”、“岁末扫货”等促销活动,欲再度掀起一次网购高潮。与“双11”不同的是,淘宝“双12”不再强调销量的重要性,而是重在展示淘宝生态圈多样性。尽管“双12”没有“双11”那样火爆,但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双11”所暴露出的缺货、快递延误、无法登录等问题让诸多消费者留下遗憾,“双12”在这些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快马杀到,或许不利于电商企业合理有序地发展
中小卖家:“福利”还是“坑爹”?
本次大促,淘宝打着感恩与回馈的旗号,不再像“双11”那样公布交易额,而是强调“有多少卖家成功交易”。“双12”开闸两小时后,淘宝官微宣布已有超过88万卖家成功通过支付宝交易。当天下午2时27分,支付宝成交的卖家累计达200万。
据了解,淘宝在本次“双12”向中小卖家“敞开怀抱”,对他们实施“零门槛”,给予不收取费用、不以销量排名等优惠措施,似乎是要“将舞台让给卖家自己做主”,吸引许多个体店主加入促销活动。
但是,当“双12”真正来临的时候,中小卖家的质疑声却汹涌袭来。在淘宝官微当天发布支付宝交易买家数的微博后,卖家的质疑和叫骂约占了评论的80%。“‘双12’根本没流量,都跑到那些又开旗舰店又开集市店的大卖家那里去了,之前10天也没销量,12月至少损失1万,就不能让卖家以正常节奏去经营吗?”淘宝卖家“艾小静古梧”在微博上说道。
让卖家更加困惑的是,淘宝网在“双12”前夕严打虚假交易,众多淘宝集市的卖家受到波及,集市卖家和淘宝网的关系也陷入僵局,双方矛盾背后的核心依然是流量资源的分配。如何为卖家提供更精准的用户群,是淘宝网在去年的转型和改革中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
消费者:期待更规范有序
南宁市民赖先生是一名“网购达人”,如今已经是淘宝4级会员。在“双12”到来之前,他已经看中了几十件物品,并放在购物车内,但是到了“双12”当天,他发现只有几款是真正降了价,其余的商品虽然打着“双12特价”的口号,但实际上却没有降价,同时还有部分商品价格比平时还高。赖先生认为,不是急需的商品,如果价格优惠可以买,没有优惠那就算了,“商家的促销经常有,碰到既喜欢又优惠的商品时再买也不迟。”
南宁市民梁小姐对这样的“网购狂欢”则感到麻木:“往年一到这个时候,我都是在‘血拼’当中度过。今年两个促销日我都没买东西,优惠掺水分的太多了,而且还得忍受快递的蜗速,还不如平时买。”
尽管“双11”稀释了过多的全网销量,网友对“双12”的热情不如前者,但仍有一些淘宝用户对“双12”表示了认可。网友“桂香酱”认为,这次“双12”把活动专场细分化,且展示了一些有特色的平台,如“拍卖”、“设计师”等,确实让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淘宝”。此外,“送彩票”的活动也很有意思,“淘宝正在慢慢转型,我们也期待它能更规范有序、服务更全面,多一些选择,少一些假货”。
思考:实体企业须跟上电商发展
随着电商的发展,淘宝不再是一个“买便宜货的地方”,更多的元素慢慢参与进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大件商品,消费者对网购的依赖性逐步加大。而淘宝也在渐渐往多元化方向转型。据淘宝方面数据统计,2013年,在淘宝网上购买黄金、基金,以及各色理财产品的成交金额为9.1亿元人民币,广西的成交人数约为1.3万人。广东、浙江、上海占据了“2013年在淘宝消费100万元以上人数”前三甲,分别为1053人、638人、627人,广西为123人,排在第11位。
但是,有电商业内人士认为,网络电商年末频繁促销,网购消费力已经透支,所以现在打出“差异化”的牌,除了商品差异化策略,也是希望赚取眼球和人气。
对此,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国内知名网销平台可立德商城CEO陈仕书并不认同。他认为,从市场需求来看,不少对价格十分敏感的网民想通过一些降价促销的活动,来买到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商品。“双11”、“双12”应运而生,虽然说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电商企业服务质量下降、物流缓慢等种种弊端,但谁也无法否认,消费者、商家以及电商平台其实是三赢的局面。更重要的是,促销体现出来的这些问题,并不属于电商企业自身的,而是实体企业难以跟上节奏导致的。“但只要这中间有利润空间存在,相信会有更多的实体企业想办法去做得更好,以适应电商发展的节奏”。
南宁本地电商人士熊梓富认为,“双11”、“双12”暴露出来的一些弊端,不属于电商本身的,而是因为电商发展太快引发的观念冲突。他说,不少实体企业负责人不理解电商带来的机遇,反而对着干,从而导致市场疲软,一些本应该很快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此外,一些原本在实体领域小有成绩的民营企业,不愿意改变现状去发展电商,担心会带来业绩下滑,我觉得,他们应该学习一下苏宁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