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记得CBD中的老地名?(图)

谁记得CBD中的老地名?(图)
 

                                         张晓静和陈洲在自己的作品前合影。

  新快报记者罗韵文/图

“择邻里”“五云里”“积善里”“官禄巷”

广美艺术家夫妇拼出城中村门牌墙,用1200多个门牌叙述历史

一提起CBD大家就会想起高楼大厦,有谁知道,这里还有林和村等城中村,曾经有过“择邻里”、“五云里”、“积善里”、“官禄巷”这样的地名?日前在深圳举办的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上,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的艺术家张晓静、陈洲夫妇展出了他们收集的城中村门牌。他们希望通过艺术的方式保留城中村的历史。

艺术家:城中村废墟寻宝近四年

在蛇口港旧仓库边缘,一堵白墙面朝大海,上面密密麻麻钉满蓝色、红色、白色的门牌,还有红底白字“出租屋”标志。一只特制的100厘米×70厘米×117厘米的大木箱子被搁置在一边,时而被驻足参观的人当做椅子。

张晓静告诉记者,箱子里装着1200多个门牌,也装着她和丈夫在城中村废墟中寻宝近四年的故事。“从2009年开始收集(门牌),走遍很多要重建的城中村,如林和村、冼村等,在那些废墟的碎砖石砾里,跟捡垃圾一样把这些门牌给捡出来。”

她的丈夫陈洲认为,城中村是广州历史里一段很重要的存在。“先是本地人,后来迎来更多外地人居住,因便宜的房租和物价,城中村成为许多广漂的第一个落脚处”。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他们心中感觉亲切的城中村逐渐被商业区、商圈的高楼大厦取代,“我们希望用艺术的方式,把城中村的历史留下来”。

参观者:

下一代可能忘记城中村

参观者陈先生多年前曾在杨箕村居住过,他认为自己对广州的城中村还算熟悉,但站在这堵门牌墙前却发现“有几乎一半的地名不认识”。他表示,“深深感到历史流失的可怕,我们这一代的人还记得,等拆完重建,如果没有好的保存方式,那下一代、下下一代的人就会完全忘记这段历史。”


从事文化工作的刘先生告诉记者,这些美丽的地名引人遐思,“让人觉得藏着不少历史故事”。旧城中村长久遵循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道德模式,地名反映了解放前居民“读书做官”的愿望,例如“蕴秀里”、“光善里”、“官禄巷”这些地名就是典型。

他说,现在的商圈道路较为笔直,却很难认,恰恰是缺少了门牌。“以前一个门有一个门牌号,整齐排列不会错,人们可以根据这个来找地址;(城中村)重建以后,很可能某某路的50号到80号都变成在同一个楼盘里,共用一个门牌号,要找到某一家,就比较困难了”。

你知道“择邻里”、“五云里”、“积善里”、“官禄巷”等地名的来历吗?不妨登录我们的微博@新快报CBD资讯,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