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险企投资性地产年增128亿元 与地产商联手是趋势 随着保监会就进一步放宽险企对不动产类资产的投资比例征求意见,此前险企“偷偷摸摸”以“自用”名义投资不动产的最后一块遮羞布已然被掀开。《证券日报》根据对公开资料的梳理发现,无论是寿险公司,还是产险公司,近年来都加大了对房地产的投资力度,以期最大程度地分享房地产业的发展成果。而同时,业内人士指出,中长期投资性质的保险资金进入商业地产,将直接增加商业地产买方需求量,这意味着险资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房产市场的繁荣贡献了力量。 目前,多数险企选择设立关联方子公司的形式来参与商业地产的开发投资,与大型地产商合作开发商业地产的仍为少数 11月18日,深圳万科中心,泰康人寿与万科集团在亚布力企业家论坛理事们的共同见证下,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自去年以来,险企对投资性房地产投资规模飙升,8家险企投资性地产一年增128亿元,同时租金也跟着大涨。 在投资方面,更多的险企设立了控股或参股的地产子公司,也有部分险企选择与地产商合作,共同开发商业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规模飙升 去年以来,各大保险公司一边将部分自用性房地产转化为投资性房地产,一边通过大量购置写字楼和股权投资地产公司的方式,增加对投资性房地产的投资。 总体上看,按年报披露信息,8家寿险公司2012年投资性房地产新增投资规模达128亿元。其中,新华保险投资性房地产额从年初的4.51亿元增至年末的16.35亿元;当年太平人寿增加投资性房地产约3亿元;合众人寿投资性房地产额由23亿元增至55亿元;华夏人寿房地产投资额增加3.2亿元;生命人寿投资性房地产由36亿元增至年末的103.2亿元;国华人寿投资性房地产由0.5亿元增至10.4亿元;幸福人寿投资性房地产额2012年新增为9036万元;民生人寿投资性房地产由年初的3.0098亿元增至年末3.12亿元。 具体来看,新华保险投资性房地产额度从2012年年初的4.5亿元增至16.35亿元,其中将账面价值为5900万元(原值6800万元)的房屋与建筑物由自用改为出租,同时将原值为11.8亿元的在建工程转入投资性房地产。年报显示,2012年新华保险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的变化,主要是该公司将“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商业配套项目7号办公楼”及地下车库由在建工程转成了投资性房地产和固定资产所致。 太平人寿2012年把部分原自用房地产改为出租,固定资产转做投资性房地产额度为3亿元。同年,太平集团敲定了一个发展计划,确定中国香港以外地区的租赁土地的若干部分将用作出租用途,并因此应列作投资物业。 合众人寿投资性房地产2012年年初公允价值为23亿元,经过购置10.4亿元与公允价值变动增加21.2亿元后,年末公允价值增至54.9亿元。此外,合众人寿投资性房地产一年来通过购置和自用转出租的方式,最终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增加了逾一倍。 另外,华夏人寿房地产投资额由2011年年末的零元增至2012年年末的3.2亿元,其中,由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转入投资性房地产价值额为3亿元;幸福人寿投资性房地产额2012年为9036万元,该投资性房地产额全为自用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民生人寿投资额由2012年年初的3.0098亿元增至年末3.1236亿元,其中,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额0.5518亿元。 此外,中国人寿、生命人寿、和谐健康等险企则通过股权投资形式增加房地产的投资额。 具体来看,中国人寿长期股权投资远洋地产控股有限公司投资额由2011年年底的82.68亿元增至2012年年底的89.52亿元。2013年9月份,中国人寿为稳固股权地位,进一步获得远洋地产的配股,远洋地产以4.74港元向中国人寿配股6.36亿股,中国人寿耗资23.75亿元,一举将24.71%的权益比例提高至29%。 2013年1月25日,金地集团收到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通知,生命人寿通过二级市场交易累计持有金地集团股权已达到5%,触发举牌线。以目前金地集团6.88元/股的股价计,生命人寿超过5%的持股总市值超过15亿元。 和谐健康在2012年增资北京安和嘉邦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100万元,至2012年年末,和谐健康共以股权投资形式投资该公司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