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百联集团“大而不强” 亟待市场化运营

新一轮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即将启动,在业界看来,未来上海国资可能聚焦在与上海城市定位高度相关的先进制造业、新兴战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上,同时加快对传统的行业的调整和重组。

作为上海国资委旗下商业板块的重要组成,百联集团这艘传统商业 “航母”的重组整合引发诸多猜想。此前的多次资产重组,给百联集团带来了同业竞争以及资源消耗的减少,但在这之后,百联集团表现保守。在业界看来,百联集团虽坐拥千亿元的年销售额,却“大而不强”,旗下各个板块均难看到出彩之处。

除去旗下的四大上市公司,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上海新路达商业(集团)有限公司还拥有较多的零售资源,后续会否整合至相关上市公司引发诸多猜想。不过,有分析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于这艘庞大的航母来说,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市场化运营问题。

被指大而不强

目前,百联集团按商业形态可分为超商、综合百货、生产资料贸易三大核心业务,各自主业已较为明晰,在A股市场,集团旗下有综合百货超商类平台友谊股份、生产资料贸易平台上海物贸以及第一医药3家上市公司,在港股市场上则有超商上市平台联华超市。

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2年连锁百强中,百联集团以销售额1220.5亿元位列苏宁云商之后,居第二位。而在2011年,百联集团还稳居龙头宝座。

资深零售业专家丁利国向记者表示,近几年,百联在并购、业态创新、整体发展上都显得平淡,与华润、万达相比,动作比较小。

近年的扩张也显示出百联集团在发展上的徘徊。从战略布局来看,百联集团已从当年的全国扩张转为退守华东区域,在其他区域,在华润、大润发甚至永辉、步步高等通过并购或在实体零售发展黄金阶段迅速布点做大时,百联却几乎按兵不动,甚至主动撤出。

分析人士向记者指出,百联的地盘正在被侵蚀,除了超市、卖场、购物中心等传统商业,还受到家乐福等外资商超,以及1号店等电商的冲击,其市场份额或持续下降。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指出,国资必然面临一系列的改革,目前仅走了半步。“股权上多元化了,管理上还是行政主导,不解决这个问题,国资企业不可能经营好,百联也是。”他指出,百联离市场化还有一定的距离,“上市公司运营不好,没有创新的举措。剥离了政府的特别资源,百联竞争力不强”。

集团旗下资产数度重组

兴业证券分析师张忆东表示,利用上市公司平台,吸收合并、注入、购买相关资产,打造一条龙式的产业平台,是上海国资委资产重组的必然手段。而作为上海国资委旗下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百联集团在过去几年经历了多轮资产整合重组。

据记者了解,此前百联集团旗下拥有7个上市公司,涉及A股、B股和H股,股份背景复杂,股权管理层级繁多,且其中有5个涉及同业竞争。为此,集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合:第一百货与华联商厦整合、联华超市与华联超市整合、友谊股份与百联股份整合……百联集团旗下上市公司资本整合重组在2011年宣告收官,集团内部同业竞争基本结束。

2004年4月8日,第一百货和华联商厦同时发布公告称,双方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合并的议案》,第一百货合并华联商厦,合并后存续公司更名为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这次合并,被业界认为开创了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上市公司的先河。第一百货和华联商厦合并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集团内部的同业竞争。随后,新公司采用“百联”这一称呼。百联股份成为百联集团在资本市场上的全新平台,集团内的有效资产逐步整合进入。

超级市场是百联集团的又一主力板块,该板块集结了联华超市、华联超市、世纪联华、华联吉买盛、联华快客、罗森等三大业态、6个品牌。其中,联华超市于2003年6月在香港主板上市,而华联超市属于A股。

2006年,华联超市退市。2009年,百联超商事业部实行公司化改制。当年6月,联华超市以约4.92亿元人民币收购华联超市全部股权获股东大会通过。至此,联华、华联重组方案经历6年之久终于浮出水面,百联超商资产整合取得了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

百联集团超商板块以重组后的联华超市为平台,循序渐进地展开两公司的业务集约化管理。2010年6月,联华超市以上海联华超级市场发展有限公司为重组平台,合并了联华标超、华联标超和联华加盟三大板块的业务,同时将联华江苏公司的管理也纳入该平台。

2011年8月3日,百联集团通过资本运作,将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友谊股份和百联股份合二为一重组为友谊股份。同时,友谊股份以定向增发方式,向百联集团发行A股股份收购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36%股权与上海百联集团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重组完成后,友谊股份存续,百联股份终止上市,至此,友谊股份成为国内资本市场经营业态最为齐全、综合竞争实力最强的全国性大型商业零售行业的上市公司之一,其经营业态涵盖了百货店、购物中心、奥特莱斯、大型超市、标准超市、便利店等。

在百联集团的指导下,第一医药2006年也全资收购同属百联旗下的汇丰医药,双方联手后,第一医药新增了汇丰几十家网点门店,市场拓展能力、品牌影响力与辐射力明显加强。

2007年以来,集团旗下的上海物贸加大调整清理步伐,先后整合退出60多家企业。而围绕汽车、能源、金属三大核心业务,上海物贸通过工业与贸易结合、贸易与物流结合、经营与市场结合、营销与服务结合、传统与创新结合,走出了一条物贸企业的发展新路。

亟待市场化运营

在后续的国资改革中,百联集团这一零售航母还会有大刀阔斧的动作吗?对此,市场仍存在较多的猜测甚至质疑。

在业界看来,百联集团旗下上海物贸2005年6月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后,把原上海物资集团从事生产资料业务的主要企业置换进入上海物贸,同年12月又成功地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目前其主营业务突出,且集团大量相关优质资产已注入,市场预期近期发生重大资产重组的可能性相对不大。

友谊股份在2011年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如今,百联集团非上市资产中持股51%的新路达集团仍然持有部分百货零售资产,如食品经营事业部、百货经营事业部、徐汇烟草糖酒有限公司等。那么,这一部分的零售资产会否注入上市公司?

记者了解到,上海新路达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2月28日,由原徐汇区商业系统10多家国有老企业组建而成。目前,集团拥有一批知名企业品牌,如第一医药、食品二店、乔家栅、美心酒家等。

1998年10月,当时的华联 (集团)有限公司与徐汇区国资委重组了上海新路达商业 (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8亿元,其中华联集团占51%,徐汇区国资委占49%。2003年4月百联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以后,新路达集团成为百联集团控股的骨干企业。

2010年9月,在百联集团和徐汇区国资委的推动下,上海新路达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原百联商业连锁有限公司合并,并以原新路达集团为运作平台,成为百联集团控股的直属子公司。整合后新的新路达集团下辖和管理的7个专业公司,分别是第一医药、华联投资有限公司、好美家装潢建材有限公司、新路达食品经营事业部、新路达百货经营事业部、新路达商业网点经营分公司、新路达资产管理公司等。

一位百货行业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友谊股份体量已非常大,在新一轮上海国资改革中,相对于重组的预期,更值得期待的应是此次可能的市场化激励机制对其的影响,以及改革之后推动整个百货零售业进一步优化费用控制,提高销售利润的机会。在他看来,将集团旗下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或并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百联旗下的第一医药近些年的发展不温不火,此前亦作为潜在整合对象多次被游资爆炒。2010年,百联集团董事长马新生表示,在国资改革的大局下,百联集团的主业将进一步集中,非主营业务将陆续剥离,第一医药也有重组可能,但还难以确定时间表。

不过,丁利国指出,百联这艘“航母”已经够大,再将未上市的资源整合进入上市层面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使得问题越发复杂,效益也无法提高,优质的资源不妨保持之前的态势单独发展。

上述不愿具名的人士更是直言,百联应该分拆开,管理和股东分离,市场化运营以提高效率。

华泰联合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在现有治理结构中,国资委通常扮演出资人的角色,但是不能充分发挥所有者应有的职能和权利。在分析人士看来,被上海国资改革借鉴的淡马锡模式的核心在于监管模式的创新,在这一国资监管思路下,上海系国资委将改变目前的监管方式,向下属国有控股企业放权。作为竞争类的零售行业,放权力度也将是最大的一批,在这一点上,百联或还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