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踩踏事件:“肉搏战”源自“旧民思想”

10日上午,家乐福重庆沙坪坝区店在自行组织的10周年店庆促销活动中,其东门入口处因群众滑倒而引发踩踏安全事故,由家乐福组织的促销闹剧瞬间演变成人间悲剧。目前已造成3人死亡,31人受伤。(《扬子晚报》11月11日报道)
  
  也许是得益于我见识的很多令我有同感的事件或场合,比如一到吃饭时间的学校食堂啊,未停稳的公交车、火车的车外涌动人群啊,快要散场的电影院啊……大家都有奔赴战场的豪情。于是,我读罢这则新闻,“惨”乎哉亦不悲矣,“壮”乎哉亦不足为奇矣。我们先辈已用文字证明了我们是礼义之邦,而我们却用行动来毁灭这个荣耀。不足为怪,也许很多人思想还处于“小农时代”,也许我们还是梁任公笔下的“思想旧民”,这一商场闹剧予以充分暴露罢了。
  
  有人说,此类踩踏事件在国外亦有之。他们再来分析,也许理由还是有一大堆,首先这是商家管理不到位直接引发的结果;再深层次一点,则是百姓们生活水平依然很低,大多数人还没真正富起来……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总之皆认为是穷困惹的祸。于是乎,专家们如何安全呀,有关部门如何措施呀,网民们也早已大打口水仗唾沫横飞而乱成一团了。事实上,无论如何分析还是指责,这一出出悲剧过后大家只不过在玩一场“马后炮”的把戏,玩了散了,悲剧又将一次一次地在你情我愿中上演。
  
  是穷困惹的祸么?在这场促销闹剧下的“肉搏大战”中,为一桶便宜了大概一美元的油,你我不管死活奋力争抢,不顾及身边老人,似乎这一桶油远胜过鲁迅笔下的人血馒头。我想,这“激情”岂非是生活拮据所能言明。如果油多得大家不想要了,那么还有其他值得为之“肉搏战”的商品冒出。为什么其他国家里的那些连生存都无法保证的贫民或流浪者,在领救济时还是那么有条不紊地排着队?如果换成“肉搏战”中的勇士们,那种结局,恐怕政府出动军队也于事无补。因此,只得用“私德盛行造就思想旧民”来解释了。
  
  当今时代,也正如梁任公所言,中国现代化先得消灭“思想旧民”,而要新民。所谓新民,就是提高中国的全民素质,造就一代具有新的价值观念,新的精神风貌,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能力的人。与此相反的“思想旧民”,处于蒙昧状态,安于旧秩序,全无现代意识、不合现代要求,是不可能适应或实现社会变革。和谐为尚的社会里,这场促销闹剧下的源自“旧民思想”的“肉搏大战”,绝非个案,而是显例,这值得我们反思。
  (来源:红网 作者:王小杨)

  相关评论:家乐福事件和中国人不喜欢排队有关吗

  家乐福事件3死31伤的教训是惨痛的,分析事故原因,似乎和物价飞涨引起的购物恐慌心理有关,和家乐福管理不善有关,甚至与中国人不喜欢排队也多少能扯上点关系。但在笔者看来,这些原因都不是最关键的。

  物价飞涨导致心理恐慌不过是一种巧合而已,实际上,因低价促销引起的踩踏事故,这些年已不在少数了。实际上,低价促销导致市民抢购,主要和降价的幅度有关,换言之,是和能够抢购到的这种“利益”有关,而不是和价格的高低有密切关系。我们假设食用油已经低到了10元一桶,但如果商家低价促销到1元一桶,同样会引发抢购风潮,市民不会认为:10元已经很便宜了,我就不去买1元的了。

  中国人不喜欢排队的陋习,同样也不是导致这次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在西方号称最有秩序的一些国家,比如美国,在2005年也发生过“为购50美元二手苹果电脑 美国5500人互踩踏”的恶性事件。甚至于在足球赛退场之后,也曾经发生过踩踏事故。从某种角度看,某种活动如果能迅速聚集人气,那么这种活动就有导致踩踏事故的危险。

  说到最后,还是要谈到管理,应该说,家乐福确实存在有管理不善的责任,但我们不可能因此拒绝活动,更没有必要因噎废食,走上商家搞促销也要管制的道路。我们要做的是最大范围内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从中国现有的超市的格局来看,入口小、场地小,入口数量少,这都带来了安全隐患,而一些促销活动的场所在几乎封闭的空间里,更是加大了踩踏的危险。笔者所在城市的一些超市做活动,比如低价鸡蛋,都是在超市门口的开放空地上进行,这样的做法减少了踩踏的危险,因此,对于避免踩踏而言,硬件环境的改善是必不可少的。而另一方面,商家在进行低价促销的时候,并没有一套完整的预案,也是值得改进的,很多超市的所谓的低价促销完全处于一种非专业的状态,说其是商业促销的乌合之众,也不过分。一份完整的预案最低要求应该包括:促销的货源

  是否充足,如果仅仅只有10桶或20桶低价食用油,也敢拿出来大肆促销,这样的做法就多少有些不厚道了(这实际上是涮大部分的消费者)。协调管理的人员有多少,该干些什么,出现意外情况该如何解决?碰到意外情况该如何干预等等这些,在很多搞低价促销的超市管理者眼中,都成了可以省略的,如此低价促销,所带来的必然是社会安全成本的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