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主题住宅产品现北京市场 或涉及商业地产
“改善空气质量有两个方面,一是城市治理,减少污染源;二是室内治理,阻断污染传播。在我国,前者涉及面大且见效慢,后者见效快但市场重视不够。”在近日举办的第六届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国际论坛上,“室内空气质量”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
10月16日,国家住宅工程中心、台湾健康技术研究机构、WHO(世界卫生组织)等十余位权威专家和近百名房企负责人对北京西南四环的鸿坤·林语墅进行了项目室内空气品质实测。
根据美国大使馆的实时数据,当天上午11时监测的北京空气质量指数(AQI)为127微克/m3,属轻微污染级别。而通过第三方机构——美国着名环境检测仪器商TSI的现场测量,使用了整套室内空气品质处理系统的鸿坤·林语墅,样板间室内AQI则达到个位数,地上空间为6微克/m3,地下空间为8微克/m3,达到了美国极优的空气质量标准。
事实上,自2003年“非典”以来,新风系统曾短暂地受到关注。但十年来,这套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在国外使用较为普遍的技术却一直在中国艰难生存——市场推广力度不够、设备生产商鱼龙混杂、行业标准模糊不清、公众认知不全等问题一并存在。
新风系统普及难题
针对北京PM2.5日益严峻的现状,北京市场开始出现以“健康”为主题的住宅产品。
今年5月,鸿坤·林语墅以“拒绝PM2.5”为主题,主打健康住宅亮相,引起业内普遍关注。
据了解,鸿坤·林语墅的自平衡中央新风、加湿、净化系统,不仅有效地滤除PM2.5,甚至可以有效地滤除PM0.3颗粒,除此之外对室内空气湿度也达到40%-60%。
而一直以来,新风系统就不得不面临通风与建筑节能之间有尖锐矛盾的问题。曾有开发商在做新风系统通风换气次数时陷入纠结:标准定得高了浪费资源,低了净化效果不好。
对此,国家住宅工程中心仲继寿指出,可以考虑采取适时、适量通风的概念,一方面根据室内人员的数量调整通风频率,另一方面可开发两套模块,一套去除大颗粒物,一套去除PM2.5,根据室外空气质量的变化而选择启动哪套模块。
但随之而来的则是成本问题。据鸿坤·林语墅项目总经理侯守超介绍,仅是新风系统一个独立单元,就提高了相当高的建造成本,而且采用的设备档次越高,成本也会相应提高。
按照国家新风规定,室内应每两小时换气一次,而林语墅采用了顶尖品牌专项设计的新风及空调系统,达到了每小时1次以上,除了有效实现室内恒温恒湿外,还做到了恒氧恒洁。
据统计,目前新风系统在欧美家庭的普及率已经高达96.56%。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该行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达到2.7%。但目前在中国,该行业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例如鸿坤所使用的新风系统,则基本上引自于国际品牌。
健康住宅寻求突围
随着市场成熟和大环境的变化,户型、外立面等方面的设计技术日益完善,加上购房者对居住健康的诉求逐渐强烈,健康住宅成为企业突围市场、差异化竞争的重要领域。
鸿坤集团品牌与营销中心总经理彭艳透露,林语墅的一整套室内空气环境改善系统,仅仅是鸿坤地产健康产品理念付诸实践的开始。
据了解,鸿坤未来还将在“健康人居”理念上提出更加全面和系统的产品主张和品牌战略。
“健康并不是简单的营销概念,真正的健康住宅必须从前期设计开始介入。”侯守超以鸿坤·林语墅为例,项目早期便将健康概念引入其中,从建筑设计到材料选用都进行了充分考虑,后期执行十分方便。“如果在建筑设计定型后引入健康住宅技术,就必须大拆大改,增加成本的同时,也会影响房子的美观。”
“在针对潜在客户的调查中,有超过一半的购房者对健康住宅理念高度认可,超过80%的购房者对健康环境有着强烈诉求。”彭艳认为,“健康”是比地段更加稀缺的资源。
仲继寿认为,真正的健康住宅应满足三大标准:第一,在满足住宅建设基础要求的基础上提高健康要素;第二,既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又能节能减排;第三,营造一种可持续的健康环境。尽管整体技术才刚刚起步,但健康命题必将成为包括住宅、办公楼、商业地产在内的房地产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