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便利店纷纷关门 便利店不“便利”
11月7日凌晨2点,刘先生来到了位于南昌市南京东路496号的远东“好佳好”24小时便利店购物,出乎意料的是,便利店居然已经大门紧闭了。无奈之下,刘先生只好打车到处寻找超市,然而,刘先生打车兜了一圈都没有找到一个24小时便利店,最终,只找到一杂货店。
“派拉蒙”关门,“全力”败走南昌,“OK”便利店昙花一现,只剩下远东“好佳好”还在苦苦支撑。如此种种,不约而同地透露出一个信号:便利店在南昌水土不服。为何会出现这种窘状呢?南昌24小时便利店经营的出路何在?为此,本报记者进行了一番探访。
远东“好佳好”惨淡经营
11月8日下午1点40分,记者拨打远东“好佳好”南昌市庐山花园店的免费送货电话,可是连续拨打了几遍,都没有人接听。随后,记者登陆远东“好佳好”的公司网站,网页显示其域名已经过期。
当日下午3点,记者来到远东“好佳好”南昌市阳明路店。记者发现,该店外面贴着两张店面转让的通知。走进店内,记者发现面积100多平方米的店内只有一个顾客在选购商品,显得十分冷清。收银员小陈告诉记者,该店由3个店铺组成,现在正准备转让其中的2个店铺,转让面积达70多平方米。当记者问其为何转让店铺时,小陈称她也不清楚,现在远东“好佳好”的各个分店都是自负盈亏,进货也都是各个分店单独进货。据小陈介绍,远东“好佳好”各个分店的员工都是由分店的老板聘请,公司不会对员工进行统一培训。
看到小陈一个人在上班,记者笑着问她,如果现在有人打电话要求免费送货怎么办。“那就只能让他等一等了,如果他等不了就没有办法。我们一般是两个人上班,现在南昌要求送货上门的人也不多,晚上还好点,白天几乎没有人打电话要求送货。”
“全力”超市败走南昌
11月8日,记者来到位于南昌市经堂巷的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此处前身是江西全力连锁便利店经堂巷店。附近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这家店早在2004年3月上旬就关了门。
深晓个中内幕的知情人张老板告诉记者,2002年年底,“全力”集团的决策者在南昌的城区图上圈定了一批便利店址,业务员们按集团的要求在“圈地”处租下店面。2003年1月20日,第一家“全力”便利店顺利开业,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凡响。从2003年1月20日第一批8家“全力”便利店开业至2004年3月,仅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全力”抢占了南昌不少社区的“黄金店铺”。然而,不足一年,投资2000多万元,开办了25家的“全力”便利店,亏空了近300万元。
全力集团负责皖赣片区办公室的李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发展之初,集团高层人员曾对南昌现有市场进行了一番考察,认为在南昌开拓便利店市场是一项极具诱惑力的商业投资。而且全力集团计划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在南昌市范围内分期开设200家全力连锁便利店。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江西全力商业连锁有限公司当初的规划发展,现在“全力”已全部撤离南昌。
官司缠身“OK”店退出市场
另据张老板介绍,与“全力”便利店有着类似命运的还有江西省艾文连锁经营有限公司经营的“OK”便利店。“OK”扩张的速度令业内人士惊讶,数年前,在南昌的一些主干道旁,开了不少“OK”店,其铺店的发展速度一点也不亚于“全力”和“好佳好”,短短几个月就已经开了20家。
正当江西省艾文连锁经营有限公司想在南昌继续大展拳脚时,就迎来了致命的一击:因为急于求成,该公司未经商标持有人同意便在南昌开起了店,结果遭到商标持有人的投诉,被南昌市工商部门依法查处。
遭受大型超市强烈冲击
南昌的24小时便利店经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窘状呢?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员麻智辉分析认为,南昌市民的消费水平总体偏低,消费层次不明显,这就使消费定位较高、商品价格偏高且品种单一的便利店在很大程度上竞争不过品种齐全的、价格偏低的综合性超市。“近年来,南昌新开了不少大型商场,不但对便利店,对其他中小超市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麻智辉说,相对超市而言,便利店没有品牌优势,因此信誉度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南昌便利店除了要把成本降下来,规模、品种也该相应增加,商品价格则适当降一点,和超市、商场价格保持一致。便利店成本降下来后,会给消费者一种大众化的亲和力,再利用它在规模上比夫妻店大一点的优势,还是能顺利打开老百姓的“钱袋”的。
在国外,便利店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便利店凭借着便利、快捷的服务和主打产品,与消费者紧密相连。而目前南昌便利店要从惨淡经营中走出来,至少还需要3到5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它要逐步顺应南昌的生活环境。随着新的消费群体的出现,以及南昌整体经济环境的提升,相信它能在竞争中做大做强,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南昌便利店并不“便利”
或许你也经历过这样的不便:牙疼、胃疼常常在半夜来袭,如果附近没有药店,在灯火通明的24小时便利店里却无药可买。“上海的便利店几乎都有代收水电费,代售IC卡、月票等等功能,使便利店真正体现了‘便’的含义。而南昌在这方面毫无建树。”南昌市民刘先生这样评价南昌的便利店。
便利店的经营者有着自己的苦衷。便利店开展这种服务几乎都要和其他行业展开竞争,得到许可非常困难,比如出售药品有法规的限制,而且出售药品也会造成便利店和连锁药店的竞争。
如出售火车票同样要得到南昌铁路局系统的许可,铁路部门也会面临着和便利店的竞争。每开展一项业务都要面临着复杂的过程和手续,最重要的是如果得到许可,也只是在一个区的范围内,如果便利店延伸到别的区发展,还要重新申请该区行政主管部门的经营许可。南昌的连锁便利企业要靠竞争取胜,无疑面临的是庞大繁琐的工程。南昌的便利店目前只能局限于免费使用打气筒等简单的项目。
便利店售价成为软肋
由于硬件设施成本较高,商品价格又普遍比超市、商场的偏高,而消费群体又没有形成,消费层次定位没有顺应城市的大环境,南昌的便利店面临着整体亏损。拓展艰难甚至难以生存是便利店企业经营人士始料未及的。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根本问题是南昌消费能力较低,再加上便利店经营成本过高。曾经经营过24小时便利店的赵老板告诉记者,便利店的消费群体一般锁定在那些月薪在三四千元的人群,这类群体购物时一般要求便利、快捷以及良好的消费环境,于是提供优良的商品和服务就成了便利店的经营宗旨,然而要实现这些,便利店必须加大资金投入,这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便利店的经营成本。
便利店商品的售价高于一般超市售价,这也成了便利店的致命伤,南昌的消费能力和习惯还远远跟不上便利店的市场需求。
高档住宅小区有望盘活便利店
虽然目前南昌市24小时便利店还处于“严寒”时期,但是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对其未来还是充满信心。据麻所长介绍,和大型卖场相比,便利店还是有自己的优势。经过一番访谈,记者体会到麻所长说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一是老百姓购买少量商品更灵活。二是营业时间长,大卖场一般晚上10点就关门了,而便利店是24小时营业;三是服务更显人性化,记者发现便利店一般都打出“免费送货”的口号。
“近年来,南昌市新建了很多高档住宅小区,有些小区就具备了开便利店的条件。随着南昌经济的飞速发展,便利店的市场会越来越大。”麻所长认为,“全力”等连锁超市的经验已经证明,便利店经营者应该把目光投向高档住宅小区,而不是普通社区。
而和杂货店相比,便利店的优势显然是绝对的。在南昌市中山路随机采访中,消费者的观点很一致,都认可便利店。家住南昌市洪都大道的万先生说,便利店的购物环境好,质量有保障。便利店一般都是连锁的,信誉比杂货店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