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黄”不够标准,不能叫“派”

    从今年12月1日起,蛋白质含量低于4%的产品,不得再以“蛋黄派”名义销售,这是我国首次对蛋黄派食品制定的行业标准。然而,晋中质监局执法人员近日在检查中发现,虽然标准已经实施,但是没有标明蛋白质含量或蛋白质含量没有达标的违规“蛋黄派”仍然在销售。

  执法人员在一家超市发现,某款蛋黄派奶油夹心蛋糕标注为,每23克含蛋白质1克。按照此标注换算得出:蛋白质含量为4.35%。按标准要求,夹心蛋黄派的蛋白质含量应≥6%。执法人员还发现,一些著名品牌的蛋黄派,产品包装配料表上也仅标明鸡蛋、奶油、奶粉、小麦粉、食用植物油、白砂糖等,并未提及蛋白质含量。同时,店内销售人员大多不知道蛋黄派的行业新标准。

  执法人员表示,产品质量符合标准的库存蛋黄派包装可延期使用到2007年5月31日。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购买蛋黄派产品时,要特别留意产品的蛋白质含量,注意产品是否有QS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