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装拿货价涨两成 零售端价格却“停涨”

[导读] 假期刚过,市民陈先生陪家人逛完商场感慨:“虽然商场也打折,但是由于原价很高,即使打个7~8折,买件衣服也动不动就要上千元,鞋子六七百元,置办一身秋冬行头耗费不菲。”  某商场内部人士表示,由于订货量减少,一些单品遇到打折则买少见少,消费者遇到“心水”商品也要适时出手。

  部分秋冬服饰上市后就打折

  假期刚过,市民陈先生陪家人逛完商场感慨:“虽然商场也打折,但是由于原价很高,即使打个7~8折,买件衣服也动不动就要上千元,鞋子六七百元,置办一身秋冬行头耗费不菲。”有服装店老板表示:“零售价没涨,但是拿货价却比去年同期涨了两成,但是我们却不敢直接涨太多价,怕消费者不买账。”更有厂家表示,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大幅上涨,利润缩水严重。

  业内人士表示,价格年年都在上涨,服装终端价格暂时出现了平稳的理性回归,但是仍然回避不了服装企业成本、人工方面上升的事实,一些销售终端愿意把收益摊薄,采取以量换价的方式,也有企业选择追求高质量的产品,以此寻求出路。上述人士表示,目前的服装销售情况仍然疲弱,行业仍处于盈利模式的重构过程中,面临向以性价比为核心的盈利模式转型。

  生产商:订单下滑20% 减缩用料应对

  多家服装品牌零售商告诉记者,今年的秋装价格多与去年持平,冬装价格则有一定幅度的上涨。据介绍,羽绒、皮毛等原料价格上涨,是冬装涨价的主要因素。记者了解到,今年部分狐狸毛领的价格翻番导致很多服装在设计上就直接省去了毛领,不少零售商倒苦水,“冬季订单下滑了20%左右,基本无利润可言。”

  “以前靴子的拿货价都没上过3字头,现在的短靴基本上都是300多元一双,但是放在店内销售的零售价其实跟去年比基本持平。”从事鞋服生意的黎小姐向记者坦言,“成本价比去年高了两成,但是零售价几乎没涨,中间的差价只有我们自己来填。”黎小姐表示,“消费者对价格非常敏感,加上一般都是做熟客和回头客生意,宁愿每双鞋、每件衣服赚少点,只好靠销售量大来争取更多的利润。”

  有服装厂人士表示,人工成本的增加是成本增加当中占比较大的部分,“招工难主要指现在合适的人才少,要么是90后的新手,真正愿意在工厂待的时间并不长;要么就是有技能的工人,必须得靠有竞争力的薪水才能留住他们,所以这部分的成本都无形地转嫁到出厂价格当中。”

  上述人士表示,现在除了靠熟客来撑生意,工厂在质量款式做工上也会更下功夫,“以前的观念是内销市场讲究款式,外单讲究质量,但是在现在整个行情不好的情况下,内单也在质量做工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零售端:价格与去年持平

  伴随着小幅降温,广州商场内的秋冬服饰新品普遍上市。“今年的秋冬服饰好像价格没有涨得离谱,一件知名品牌的羽绒衣原价维持在2000元出头,和去年差不多。”市民林女士说,“现在很多东西都涨价,工资又不涨,服装作为必需品如果再涨价真是令人吃不消。”

  昨日,本报记者从市内多家百货商场了解到,相较于往年秋冬服饰价格平均每年上涨10%而言,今年秋冬服饰价格“停涨”,与去年基本持平,还有商场内部人士表示部分品牌价格下调。

  “前些年,每年都在不断炒高服饰价格,导致价格虚高,今年算是逐渐理性回归。”市内某商场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经济大环境,预计零售形势不及往年,今年除了不涨价,“和四五年前的火红时相比,品牌的订货量也减少。”

  某商场内部人士表示,由于订货量减少,一些单品遇到打折则买少见少,消费者遇到“心水”商品也要适时出手。

  分析:促销拖累了上半年的毛利水平

  记者走访市场则发现,与往年秋冬季新品上市以买赠为主的促销形式不同,今年多家商场都采取了直接打折的方式,甚至活动时间延长至长假后半个月。对此,有商场解释称:“希望薄利多销。”

  而从全国来看,“薄利多销”是今年以来的主基调。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2013年上半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9%,增速较上年同期低2.9个百分点。其中,各类服装零售量同比增长4.3%,增速较上年同期高3.3个百分点。从增速对比上可以看出,相比较2012年上半年,2013年上半年百家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零售额增速呈现下降态势,而各类服装零售量增速则表现出较快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2013年上半年,百家零售企业服装促销力度较大。而从多家上市公司的中报数据来看,促销拖累了上半年的毛利水平。

  有商场内部人士透露,对于上游生产商而言,零售业整体未回暖固然带来了压力,但是在减库存的渠道增多使得压力得到了一定释放,“例如转向网购、品牌特卖会等。”还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奥特莱斯业态的红火,现在有上游生产商转向生产专供奥特莱斯的产品。

  有券商分析师表示,预计三季度行业表现较上半年不会出现明显好转,由于经济增速放缓、终端需求未见明显好转,国际巨头和电子商务分食市场,租金、人工成本上升等问题仍未解决,行业竞争加剧。但是一些上市公司重视库存清理,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公司和加盟商层面的库存大幅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