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政策致LED芯片生产设备制造商业绩大涨

LED产业外延芯片制造行业的同行,对爱思强(AIXTRON)和维易科(VEECO)两家MOCVD设备制造商是“爱恨交织”。

爱思强和维易科生产的设备,在外延芯片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也因此,这两家分别来自德国、美国的供应商长期把持了MOCVD产业90%以上的份额。

另外,由于国内地方政府2009年起实行MOCVD设备采购的高额补贴,令补贴政策的真正受益者不仅是国内LED企业,更推动了爱思强和维易科收益的大涨。

近2年来,中国企业也不断在MOCVD设备制造领域中求突破。尽管未必会享受到地方政府“豪气”的补贴,但若打破“外来和尚”的垄断格局,在LED产业仍处于发展中的阶段,国内企业也将分享到产业“红利”。

“外来和尚”垄断

MOCVD是一种“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淀”技术,该技术设备报价在1500万元/套,占LED外延芯片生产成本的40%~50%。

2009年前,MOCVD产业都不算是一个体量很大的行业,它被用在蓝光、大功率材料切割、光纤通讯以及医疗等方面。

中晟光电设备(上海)有限公司(下称“中晟光电”)一位负责人说:“2009年前,LED产业和MOCVD市场很小,只有爱思强和维易科、一家日本公 司提供MOCVD设备。2009年后,由于背光源的应用,LED产业实现了井喷式的发展,给这两家公司提供了发展契机。此外,新进入的MOCVD提供商, 有的不能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设备和技术(如美国的应用材料公司),有的未能及时提供设备赶上市场的窗口,导致了爱思强和维易科‘霸主’的局面。”

截至2012年,维易科占该产业62%的市场份额,爱思强的市场占有率降低至28%,退至第二。

全球LED需求的增长,促使了这两家海外企业订单的上升。2010年、2011年,来自中国的买家大手笔采购,更使爱思强和维易科“数钱数到手软”。这背后,是中国地方政府的慷慨补贴。

光达光电设备科技(嘉兴)有限公司(下称“光达高科”)创始人兼CTO梁秉文,用自己掌上电脑中的图片来说明市场到底有多“疯狂”:2006年,全球 MOCVD设备出货量不到100台,2007年为100多台;到了2010年,该数字达到了800多台,同比2009年增长277%。“但市场的正常需求 大约是300到500台。”

也有数据显示,2010年800台的MOCVD设备出货量中,有60%(约480台)来自于中国的需求。而2011年,中国的MOCVD新增量约为483台,2012年则降到了200多台。

“我估计在2010年、2011年期间,来自中国地方政府对MOCVD设备的补贴额就在几十亿元左右。”梁秉文称。

2009年,江苏省扬州市率先出台政策,对不同的MOCVD设备,分别实行800万、1000万元的不同补贴标准。随后,厦门、佛山及芜湖等地也纷纷 仿效。三安光电、德润豪达、国星光电等国内公司在政策“激励”下,大肆采购MOCVD设备。如三安光电和德润豪达的采购量就高达上百台之多。

彼时,欧美企业也意外地“躺着数钱”。爱思强2008年、2009年的收入为2.744亿欧元、3.029亿欧元,但2010年、2011年的收入分 别达到7.8亿欧元和6.1亿欧元。它的EBIT(息税前利润)在2010年暴增到了2.75亿欧元,2009年仅为6270万欧元。

同样,维易科2010年的业绩创出历史最高纪录达9.33亿美元,利润为2.61亿美元。其中,该公司当年第四季度的收入为3亿美元,同比2009年的1.19亿美元大幅增长。

中国企业“抢攻”

尽管中国地方政府现有补贴幅度已经减缓,但LED的大发展仍势不可挡,MOCVD设备的研发、生产仍存在较好前景。目前,包括中晟光电、光达高科、广东昭信及上海理想能源等数家公司都在积极涉足。

梁秉文说,2013年1月,光达高科已通过了MOCVD设备的工艺能力验证,并与国内外公司达成了长期供货意向。前述中晟光电负责人也透露,今年3月中晟光电已上市了自主研发的首台MOCVD设备,同时也有了客户。

但中晟光电前述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MOCVD是LED产业链中的核心高端装备。它不仅涉及50多种学科和很多高端技术,而且LED外延工艺难度很 高,外延薄膜质量、薄膜厚度和波长均匀性和重复性的严格要求,对MOCVD设备开发提出了巨大的挑战。MOCVD设备的研发投资额耗费巨大,若企业没有长 期、持续的投入,很难在短期有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

“在市场方面,两家海外企业现正大幅降价,亏本倾销,这会严重打击国内的竞争者。”中晟光电上述人士表示,爱思强和维易科过去3年获得了巨大的政策及利润优势,因此目前降价幅度高达40%~50%。

梁秉文则认为,两家海外公司低价处理设备的另一原因是,个别国内大公司虽在几年前下单订购MOCVD,但没有真正采购,造成了海外设备商有大量的库存,需要解决这些库存产品。

SEMI中国资深分析师兼LED项目经理戚发鑫也表示,国内几个新进入的企业,已经有因起步不顺以及市场竞争而退出的。厦门光电子行业协会秘书长马承伯也对记者说,国外的MOCVD厂商长期居于垄断地位,其用户从维护成本角度考虑,可能不会轻易转用国内的产品。

梁秉文说:“现在还不清楚国内政府的补贴是否也会倾向于国产化的公司,如果能有针对MOCVD国产化的适度补贴政策,那么国内企业也有望尽快获得一部分的MOCVD市场份额。”

一些国内企业也在试图寻找该产业中的“蓝海”战略。如光达高科会提供一整套的技术解决方案,大幅降低客户对工程师的依赖,让技术人员易上手。“国外企 业除了供应设备,其余的服务如工程师、售后服务等价格是十分昂贵的。”而中晟光电的策略则是,研制不同尺寸的多套设备供客户选择;而且其称,外延芯片的生 产成本也为“世界最低”,可大量降低气体和水电的消耗。2013年,中晟光电计划实现8000万元的销售,并在今年11月投产新厂房,届时望有4亿~5亿 元的生产能力。

三星电子正在加快寻找并购目标的步伐,并采取更多措施来扩大自己在硅谷的存在,目的是希望克服该公司的主要弱点:软件。

据外媒获得的三星内部文件显示,三星正计划在硅谷收购一些软件创业公司,尤其是游戏、移动搜索、社交媒体和地图相关服务等领域中的公司。这份文件是由三星媒体解决方案中心在今年2月份编制的,概述了这家公司在每个领域中扩大自身存在的理念,并列出了一些潜在的并购和投资目标。

文件表明,三星已对多家创业公司进行了评估,如旧金山游戏平台开发商Unity Technologies和加州圣克拉拉游戏手柄和软件开发商Green Throttle Games等。此外,游戏行业中的先驱者雅达利(Atari)也已进入三星的视线,这家公司在今年早些时候拒绝了多家公司对其游戏产品组合发起的要约,而作为其破产保护文件的部分内容,该公司正在拍卖部分资产。

软件软肋

三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其手机产品推出市场的速度很快,价格上也不是太贵,因此对用户来说颇具吸引力。

但三星目前所面临的形势是,苹果、谷歌(微博)和已在上个月收购了诺基亚旗下手机业务的微软等精通软件的公司在移动设备市场上所占据的主导地位正在日益增强。

在这种环境下,三星被迫要作出“绝地反击”,修补自身在软件领域中的“软肋”。有熟知内情的消息人士透露,三星曾在今年早些时候竞购以色列移动地图服务开发商Waze,但最终谷歌在7月份以11亿美元左右的价格收购了这家公司。一名消息人士透露,在启动并购谈判以前,三星曾与Waze进行接触,希望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并建立一项合作关系。

而据上述内部文件显示,三星还在密切关注西雅图创业公司Glympse,该公司开发的软件能让用户与好友共享自己所在位置。一名消息人士称,三星首次与Glympse进行接触是在2012年初,后来又提高了对该公司进行股权投资的可能性,但双方之间的谈判仍在进行中。在上个月,Glympse发布了一个用于三星Galaxy Gear智能手表的应用。

自有软件

去年,三星的研发支出达到了108亿美元,有6.7万名员工致力于帮助该公司保持在全球电视、半导体和家电市场上占据的优势地位。

虽然三星已经采取了诸多措施来开发自有的智能手机软件,但到目前为止仍未能获得成功。2009年11月份,三星推出了开源移动操作系统Bada,寄望于这个系统能挑战谷歌的Android平台。但是,由于用户界面不够友好,而且与其他设备之间的同步表现也很糟糕的缘故,这个系统并未受到消费者的拥戴。

今年早些时候,三星终止了Bada计划,开始与英特尔联合开发一种名为Tizen的最新操作系统。但到目前为止,三星尚未发布基于这个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如果这个操作系统能取得成功,那么就可降低三星对Android平台的依赖程度。目前而言,包括智能手表在内的大多数三星产品都是以Android系统为基础的。

中国厂商

此外,如果三星能在自有智能手机软件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那么也可增强该公司的地位,使其有能力更好地抵御来自于联想集团、华为和小米等中国硬件厂商的竞争。

据三星此前公布的初步财报显示,在截至9月份为止的三个月时间里,该公司的移动业务运营利润率已从此前一个季度的19.8%下降至17.7%,主要由于受到来自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压力,以及由于受到广告支出增长的影响。

扩大硅谷存在

三星拒绝就其并购计划置评,但对于该公司在硅谷的扩张计划则并不讳言。

最近几个月以来,三星已在靠近苹果硅谷办事处的区域开始建设一座大型研究设施,同时还建立了一个软件创业公司加速器,覆盖加州帕洛阿尔托和曼哈顿切尔西(Chelsea)社区。这个加速器将对创业公司进行早期投资,尤其是三星设备的软件开发商。

三星已经拨出了11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在美国市场上对早期阶段的创业公司进行投资,并展开风险资本投资活动。

负责运作软件创业公司加速器的三星开放创新中心(Open Innovation Center)的负责人大卫·尤恩(David Eun)指出:“对于三星来说,正在硅谷发生的事情令人感到激动。”

硬件与软件的结合

谷歌已在2011年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而微软也在上个月收购了诺基亚旗下手机业务,这意味着三星将会面临更大的竞争,而苹果等竞争对手都具备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竞争能力。跟苹果、谷歌和微软不同的是,三星在软件领域中并无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

对三星来说,通过收购的方式来发展其软件业务并不比在公司内部有机建设这项业务来得容易。虽然三星坐拥500亿美元左右的现金,则从以往历史来看,这家公司在进行并购交易时总不是那么顺利。

硅谷对三星可能发起的收购交易持谨慎态度,其理由之一是该公司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收购AST Research的交易表现糟糕。AST Research一度曾是全球第五大计算机厂商,当时三星以8.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这家公司,试图藉此打入美国个人电脑市场,但最终的结果却是由于蒙受了重大损失而不得不放弃。到目前为止,这仍旧是三星公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外并购交易。

据媒体获得的内部文件显示,除了以上所述的公司以外,三星还将总部位于以色列港市特拉维夫的移动搜索引擎开发商Everything.me作为潜在的收购目标,并有意收购另一家以色列视频聊天应用创业公司Rounds,这家公司将可帮助三星与苹果Facetime和谷歌Hangouts等服务展开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