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业地产培育新模式 住宅物业仍是抢手货
在经历近两年来的一波井喷放量和火爆行情后,商业地产的市场价值正在被实用性极强的住宅物业追赶。然而,第三产业的日渐兴旺,由此可见居民零售消费和体验性消费需求提升,商业地产依然不可小视,未来的地产板块仍将呈现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并驾齐驱的态势。
商业地产培育新模式
随着放量的迅猛攀升,成都商业地产正在走出神话,其价值的评估开始走向审慎,尽管市场未来放量依然庞大,但当下销量却没有相应的增大,尤其以写字楼、专业市场等存量巨大的商业地产领域,正在面临市场的抉择和存量消化的严峻考验。
在商业地产庞大市场存量面前,人们依然可以看到足以安慰的消费潜力:2012年,成都消费市场增速减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17.7亿元,增长16.0%,其中,百货店、专业店出现负增长。统计可以看出:第一,成都零售消费总额依旧强大,为商业地产提供良好的消化基础;其二,百货店和专业店的负增长,多为网络购物等新型购物方式的冲击。
于是,开拓新商业模式、注重体验式消费成为绝大多数商业地产项目的必由出路。“定位中端,万达从零售业态向体验式商业转型。”行业人士认为,万达核心诉求不在于传统零售能占多少份额,而在于如何保证万达广场的人流量和整体租金收益。万达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传统商业模式共同面临的问题,向体验式购物中心转型是大势所趋,“以大型购物中心为代表的全新体验式购物模式成为市场的新宠,在购物环境设计上更强调主题性、设计性,全方位增加消费者的体验性和互动感。”
住宅物业仍是抢手货
居住的使用价值,保证了住宅的市场旺销。城乡一体化的过渡,依旧赋予住宅广阔的实用与投资价值。在成都市场上,住宅物业尤其是刚需户型住宅,依然是抢手货。
“如果说商业地产需要较高投资智商以及资金门槛的话,住宅的购买和投资门槛低得多。”这是住宅物业受到人们重视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地段优势明显的小户型,拥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和物业增长潜力;当下流行的小三房产品,保证了较高的用房功能和得房率,不管是自住还是出租,能更好地保证回报率。
市场的取向,使得成都住宅走向两面:刚需产品,高度强化得房率和赠送面积,低总价、高实用性,使得新型“小三房”产品大行其道,使刚需住宅成为当下楼市热销奇观;高端物业,得益于成都城市发展培育出的高端区域以及高端物业,类似中央都会板块、攀成钢、桐梓林等片区,开始成为高端住宅产品云集的板块,“动辄150平米以上、总价200万以上高端产品,依然得到人们的认可和认购。这是高端购房者对成都城市的认可。可见成都住宅还有较大的买进空间。”行业人士认为。
华西都市报记者方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