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手的”月饼:中秋禁令冲击高端礼品市场
8月21日,恰逢农历7月15日,中纪委召开会议,发出“月饼禁令”,要求:“坚决刹住中秋节、国庆节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过一个欢乐祥和、风清气正的中秋和国庆佳节。”
更加不同寻常的是,接下来中央又连发三次通知,被外界解读为强化中秋的反腐工作。
仔细研究三次禁令内容,可以发现,此次禁令的重点在于不得使用“公款”送节礼送月饼,而私人送礼,中秋节正常的人情往来并不在此列。然而禁止公款送月饼送节礼,仅是一个基本要求,中央试图以此禁令遏制往年中秋节期间集中爆发的公款吃喝、旅游、高档消费、滥发津贴、补助等形式的“三公消费”。
中央禁令出台后,陕西、山东、甘肃、浙江、湖南、江西、吉林各省纪委以及重庆市、天津市、上海市纪委都陆续召开会议,传达中纪委会议精神,要求严刹中秋公款送礼之风,严抓顶风违纪者。
继去年年末中共中央军委发布“禁酒令”、今年上半年国务院要求“五年内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中宣部等五部门发文要求“禁止豪华办晚会”之后,中纪委如此直接而频密地发出“月饼禁令”,再次引起巨大舆论反响并和市场波动。
高价月饼和团购“腰斩”
中纪委如此直接而频密地发出“月饼禁令”,对百亿市值的月饼市场构成了直接冲击。有媒体援引业内人士的说法,月饼销量总体将下滑至少20%以上,因月饼订单减少,不少月饼生产企业今年早早就歇业。而酒店、零售等渠道的月饼销售也会受到影响,目前业者都急忙调整客户群,向外企或个人消费者转向。
“月饼禁令”来势汹汹,但其实各家月饼厂商对此早有察觉。
行业内资深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2013年年初的月饼行业会上,大部分厂家已经达成共识,一是今年整体经济形势不好,月饼消费也会走低。二是,国家限制三公消费,白酒、高档餐饮消费都受到了严重影响,200元以上的高档月饼也会乏人问津,需要减产。
行业内高级顾问罗宝鑑曾在今年7月份时,曾建议部分月饼厂商,首先按照往年销售量总量的60%-70%做生产计划。其次,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200元以上的高档月饼只做样板;加大中低档月饼生产。
“月饼和政经其实息息相关。月饼厂家定生产计划要先研究整个大形势。年初时我就说,今年豪华月饼销售会减少,国家要‘打老虎,打苍蝇’,没人敢送豪华月饼。”具有50年行业经验的罗宝鑑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此番月饼禁令主要是结构性影响。价格为300-500元以及500元以上超高端的月饼下滑50%。”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面对禁令,企业根据市场的变化也提前调整了产品结构,并未囤积高价月饼。广州酒家集团总经理助理赵利平表示,“广州酒家80%的月饼价格在200元以下,以大众消费水平为主。去年最贵的是888元的燕鲍翅月饼,今年已取消了。今年最贵的月饼每盒488元。”苏州稻香村全国销售总监姜化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今年总体销售量持平,300元以上的高档下降50%以上,100元以下的中低档增长了30%以上。”
行内人士提供的数据显示,从目前生产的情况来看,市场上200元以上的高档月饼销售占比不超过20%,100-200的中档月饼占比50%,100元以下的月饼中档偏低的月饼占比30%左右。而往年的这个比例是1:1:1。
月饼禁令也让诸多企事业单位的团购惨遭“腰斩”。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内人士对时代周报透露:“中秋送礼是对注重人情往来的中国人必不可少,散客购买月饼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而企业通过团购为员工提供隐形福利,巩固个人与政府或者企业之间的关系网络,而现在这些渠道都受阻了。”
业内资深人士表示,广州的月饼市场,往年的团购量超过零售量,占总销售量的一半以上。而今年月饼团购量比去年下降50%以上,为近10年来最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团购以来,至今从没有出现下跌。而今年如此大幅下跌还是首次。
广州某大型连锁超市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今年月饼销售形势很不好,很多国企连发给员工福利月饼都十分谨慎,有的减少了团购数量,有的甚至取消了。”
不但月饼团购遭腰斩,往年经常与月饼搭配出售的高端烟酒茶,销量也有了明显的下降。做高档烟酒团购生意的吴林告诉时代周报:“一个中秋节抵得上平时三五个月,而今年中秋节和平时没什么区别。”几年前他在四川攀枝花租下了一个门面,主要针对政府机关单位大客户团购。2011年开业第一年他就实现了不错的盈利,然而2012年“禁酒令”后,销量就急剧下滑,他原本指望中秋节团购能有起色,现在眼看要关门歇业了。
遏制节日送礼效果初现
提早整整一个月,中纪委就严肃地直接发出了“月饼禁令”。随后,中央两周内又三发中秋国庆不得公款请客送礼禁令。月饼禁令横扫上下,根据时代周报记者的采访,一时间月饼成了烫手的山芋,收礼者唯恐避之而不及。
北京市某机关工作的李先生每年中秋至少能收到50份月饼,而今年一盒月饼都没收到。上海市经信委某干部表示到现在还没收到过月饼券,“就是有人想送,我也不会收。”深圳海关一位中层干部也明确表示,今年不收月饼了。
招商银行一位经理去年的这时候他已经收到哈根达斯、大班等高档月饼80多份,而今年只收到很少的几份,而公司亦发出相关的通知,指示他今年不再送月饼,“送月饼不一定有什么好处,反而会带来麻烦。”
江苏某农行信贷经理老渠(化名)说:“往年这个时候,领导已经通知了采购月饼的具体事项,但是今年直至目前,还未做进一步的打算。”某国有企业负责公关事务的陈小姐透露,由于今年国家一再强调不能公款吃喝送礼,今年单位取消了给外单位送礼,月饼券至今也没买。
节日送礼,究其原因就是权力。有顺口溜形象地说出了节日送礼的原因。对政府官员而言: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异地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对企业和个体户而言:“利润所在,利益攸关,逢年过节,礼不能慢。”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规则成本,公家买单,资源浪费,与我何干。”
“公务员系统内下级给上级送礼,中秋也是少不了的。一部分为求升迁,不送礼怎能高升和保留职位呢。而另一部分其实是为求自保。过节了不表示一下,领导就会认为这个人不懂官场规矩,好事轮不到,坏事都挨上。下级给上级送礼,人情往来,禁令很难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