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头皮革基地成为我国最大生皮交易市场
慧聪皮革网讯,水头,这个“中国皮都”,曾因为“一张皮”得到迅速发展,同时也是因为这张“皮”一度陷入脏乱差的尴尬局面。
如今,我县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结合“三改一拆”工作,对皮革基地范围内的违建予以全部拆除,同时还结合城镇低效土地二次利用政策,重新规划皮革基地,助推水头转型发展。
2013年8月30日,水头溪心社区皮革基地6家企业的厂房被全部拆除,拉开了水头皮革基地改建新型产业城的序幕。
这是水头有史以来力度最大一次对皮革基地的改造,涉及3个社区的6个行政村,计3434亩土地。届时,这里将崛起一座集龙头企业、标准厂房、研发中心、市场、总部经济和生活性配套服务基地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型产业城。
租用溪滩搭建厂房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水头人利用当地的溪滩搭起了简易厂房,开始创办皮革私营企业。水头镇早期皮革制品生产企业主张先生介绍,当时,看到有一些溪滩地不能用作生活生产,被农民闲置,就租用办厂。“那个年代,土地审批没现在这么难,只要和农民达成协议就可以了。”张先生说,但要真正到政府申报用地,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水头皮革基地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时,很多企业主在看到皮革行业的丰厚利润后,纷纷开始办厂。这样一来,这里的皮革产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出现了家家户户都转鼓,每家都是小型加工厂的局面。2002年,水头皮革业迎来了最“鼎盛”时期,全镇大小皮革企业有1200多家,从业人员数万人,用于生皮加工的滚桶式转鼓有3300多只,年加工猪皮革1.2亿标准张,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产品大部分远销俄罗斯、美国、西班牙、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总产值达37.29亿元,皮革及相关产业税收达3.5亿元。
水头镇皮革基地成为我国最大的生皮交易市场、猪皮革集散地和加工场,2001年被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命名为“中国皮都”。
两次整治促科学发展
在皮革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开始恶化。经有关方面鉴定:鳌江下游水质为劣V类,鳌江成为全省八大水系总水质最差的流域。2003年,水头皮革基地被国家列入重点环保污染案件,也成为全省"811"污染整治的重点区域,被戴上“全省11个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之一”的帽子。
“面对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整改是必然的。”水头皮革基地管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2003年,我县对以水头镇为重点的全县皮革业进行全面整治和重组。这是水头皮革基地第一次大整改。当时,拆除油毛毡结构厂房46万平方米,将原来的1057家企业兼并重组为168家,拆除房屋1530间。
本着“决心下到底,责任落到实,立下军令状,最终看结果”的态度,我县于2006年11月15日18时起,在皮革基地开展“摘帽”行动。这是对水头皮革基地第二次大整改。此次行动以总量控制和污染物达标排放为目标,大规模削减转鼓。此后,还先后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的专项打击非法制革生产、非法加工的“绿箭行动”和“风暴行动”。
经过一年多的整治,水头皮革企业总数,从原来的168家,合并到39家;转鼓从3300个,缩减到469个;污水排放总量,从最初的每天7.15万吨减少到现在的1.7万吨。终于在2007年,水头皮革基地成功摘掉国家和省环保污染案严管区的“帽子”。
打造现代化新型产业城
水头皮革基地虽然经过两次改造,但还不彻底,脏乱差和用地不充分等现象依然存在。这里,需要浴火重生。
去年,县委、县政府作出决策,对皮革产业进行再次的改造提升,实行转鼓收购和企业重组,投入资金1.07亿,共收购制革转鼓301个,223个转鼓进行了企业间的重组,组合成8家皮革企业。其中3家企业为改造提升企业,5家为新建企业,总占地面积85亩。目前,3家改造提升企业已完成改造,5家新建企业已全部进场施工。此外,为了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我县也已经全面取消皮革企业制革的第一道生皮铬鞣工序。
在去年改造后的良好基础上,今年,县委、县政府又结合“三改一拆”工作,对水头皮革业进行彻底的改造提升。位于水头溪心社区的皮革基地是此次水头皮革基地改造的一期工程,涉及占地面积433.5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企业厂房上百家,家庭百余户,工作量非常大。
水头镇皮革基地管委会负责人表示,从接到任务的那天起,有关单位就做好了打硬战的准备。工作人员进村入企,大力宣传改造对当地发展、改善居民环境的重要意义,手把手帮助群众算好“生活改善账”和“居住环境优化账”,帮助企业算好“企业发展账”。
目前,拆除工作已拉开序幕,但拆迁并不是目的,目的是打造新型产业城。水头产业城建设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要打造新兴产业城,就必须做到拆迁要快速,征地要迅速,建设要及时,利用要充分。“皮革基地6家企业厂房的成功拆除,充分展现了县委、县政府打造水头新型产业城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将按照产业城的发展思路,强力推进拆除工作,保证年底前完成溪心社区433.5亩土地的拆除任务。同时,利用三年时间,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打造现代化新型产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