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知识产权 引领食品机械企业科技创新
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和协调司副司长张志成强调,知识产权是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产业竞争力提高的核心要素。食品机械行业急需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扩大科研经费总量,不断提升科研运行质量,为提升食品品质、保证食品安全献出自己的力量。
知识产权意识不够
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最近在湖南、广东等地采访时发现,很多地区都很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但专利人才不足让他们陷入窘境,“一才难求”制约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许多企业负责人也不把专利当资产。我们经常碰见一些企业,像包子机、面条机、糕点机等都登记在册。但是对于自己的商标专利甚至引进别人的专利,不当回事。当知识产权出现重大失误,出了事没有人负责。很多单位把专利申请仅仅理解为申报科研项目的必要环节,或者是申报高新企业的条件之一,没有真正把知识产权当成重要的无形资产妥善管理。
我们还发现,一些懂一点法律法规的人也不太懂专利、商标,以及商业秘密这样专业的知识产权知识。一些提供知识产权法律咨询的中介,甚至做出误导性的所谓服务,有的不能授权,有的破坏了专利的完整性,造成原告、被告两败俱伤。业内专家表示,“现在很多人眼红知识产权这块蛋糕,又缺乏相关专业能力,导致目前知识产权总体质量不高,太可惜了。”
我国专利人才缺乏
据业内人士介绍,我国绝大多数专利人才都集中在北上广,中西部不少省份专利人才极其缺乏。前几年,西部有些省份甚至难以找到获得专利代理资格证的人。对于这种现象,湖南省知识产权局的廖春阳认为,专利人才供需直接反应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经济发展、特别是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休戚相关。但他也指出,发展阶段不同,对专利人才的供需矛盾也不一样。现阶段,包括湖南在内的中部地区对科技创新越来越重视,对专利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专利人才的缺乏有诸多原因。从浅层次来讲,我国知识产权工作起步晚,体系尚不完善。从深层次来讲,我国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尚未真正得以彰显,导致知识产权的吸引力严重不足。“知识产权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要求比较高,知识结构要合理全面。”他说,相比知识产权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企业更青睐那些有经验、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专利人才。
有关专家认为,科技成果的转化与知识产权密不可分,高水平专业人才的缺乏是我国专利质量和成果转化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喜旺集团积极申请国家专利
近日,喜旺集团收到国家专利局下发的“滚揉机用自动上料装置”、“一种劈蹄机”、“一种旋转蒸发仪压力控制装置”、“一种液体报警器”四项专利的授权通知书,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集团一直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成果申报工作,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不断提高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员工在技术开发项目、技术改进项目、设备改造、工艺优化等过程中,深入挖掘、及时总结提炼技术创新点,不断完善现有工艺设备和技术,形成专利成果,保护公司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以自主创新技术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充足的科研经费保障,专业的技术创新团队,令喜旺集团取得了一大批技术创新成果。集团现已申请专利6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并且多项专利转化技术成果被鉴定为“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
专利质量不高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和科技司在去年12月11日联合发布《装备制造领域专利态势报告2012》。《报告》显示,我国装备制造领域专利申请数量逐年提高,但质量不高,发明专利相对较少,与国外同行业相比,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特邀专家认为,专利密度高的行业创新能力就强。食品包装、烟草机械、仪器仪表、基础制造等行业自主创新能力非常强。比如,专利数量多的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更好等。机床行业专利申请的速度在加快,但质量不高。每年机床行业申请数量超过30%,但集成的、关键零部件等还受制于人,说明在核心领域、在高端方面还有很大不足。
尽管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专利申请“大户”,但整体的质量水平与国外同行业相比还有待提升。我国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装备制造业强国。
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小编认为,加快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对于培养食品机械企业专利转化意识,提高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加强企业专利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能力,促进企业的产业技术升级,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有着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