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借第十二届全运会打造灯塔市皮革经济
慧聪皮革网讯,第十二届全运会已经进入开幕的最后倒计时,这对辽宁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对灯塔市所辖的佟二堡来说,更是一个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最好时机。
事实上,佟二堡这个名字,早已为辽宁人乃至很多省外的商家、皮草钟爱者所熟悉。佟二堡是与河北辛集、浙江海宁齐名的中国三大皮装产销基地之一,于2008年被国家皮革协会授予“中国皮装裘皮产业基地”,2010年被国家商务部列为“全国服务业功能集聚区”重点扶持单位,2012年被国家服装协会授予“中国皮革皮草服装名镇”、辽宁省现代服务业示范集聚区。可以说,在30多年市场经济的大浪淘沙中,佟二堡的皮草加工从小作坊发展壮大到成立标准化工业园区,如今已经实现了现代化、规模化生产。
2012年,佟二堡又被确定为沈阳经济区新城,这意味着佟二堡已经进入又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未来,灯塔市也将继续着力打造“中国皮草之都”佟二堡,使其呈现出产业和城镇互促共进、齐头发展的良好局面。
从小作坊到产业基地
灯塔市什么最知名?答案是佟二堡!佟二堡又靠什么打出名号?答案是皮草经济。皮装作为佟二堡的主导产业,是从80年代中期起步的,发展到现在大致经历了“原始起步、发展壮大、触底调整、裘皮兴起、全面振兴”五个阶段。
实地走进佟二堡,放眼望去,几乎都是和“皮草”有关的生产园区,以及颇具规模的销售广场。即将于8月份开业的香港时代广场正在进行最后的内部装修,外面看上去非常时尚大气。
很难想象,佟二堡曾经是一个没有一条正规路,没有一个像样市场,更没有一座高楼的农业乡镇。即便在已经探索出一条皮草经济发展模式之初,佟二堡的皮草市场也曾经经历过一段低潮期。由于皮装裘皮产业经营者品牌意识不强,质量要求不高,局限于作坊式生产、粗放式发展的原因,致使产业一度跌入低谷。
也是从那时起,当地政府就意识到了产业化的重要性,开始鼓励具有一定基础和规模的企业吸引外资,改造加工工艺,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向新型规模企业发展,努力形成一批以名优产品为龙头的公司集团。在当地政府的正确规划引导下,经过30年的发展,佟二堡已经成长为“国家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综合体制改革试点镇”,并获得“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绿叶杯”竞赛优胜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佟二堡的皮草产品在整个发展历程中也发生了质的飞跃。现在,佟二堡内的企业从美国、丹麦、芬兰等国际拍卖行直接拍购水貂皮,从香港、温州等地高薪聘请专业设计人员,用引进的国外先进流水线生产工艺,生产出的皮衣、裘皮现代感十足,已经引领了整个皮草产品市场的潮流。
近几年,当地的一批企业还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实现了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省级著名商标达到50枚,市级商标达到100枚。如今,佟二堡已经完成了从一个“零资源”的小村镇到蜚声海内外皮装裘皮产业基地的飞跃。
海内外商客纷至沓来
今天的佟二堡已经成为省内外商客竞相投资创业的热土。浙江、上海、广东和香港等地的企业纷纷来到佟二堡投资项目,投资额已经超过40亿元。这样的创业发展机遇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近年来,当地政府在加快推动佟二堡皮装裘皮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积极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着眼于以服务吸引客商,以招商带动产业,致力于培育专业市场,走上了一条“良性互动”的发展之路。当地政府大力开展招商活动,精心服务项目,全面推介佟二堡。
经过不懈努力,3年多来,海宁中国皮革城有限公司总投资16亿元的佟二堡海宁皮革城已完成一、二期30万平方米的建设,使佟二堡专业市场面积达到70万平方米。上海汉唐集团投资18亿元打造的34万平方米的上海广场、香港第一夫人有限公司投资7亿元打造的12万平方米的香港时代广场等项目已经陆续或者即将投入运营。
海宁皮革城三期项目目前也已开工建设。该项目计划总投资8.5亿元,总占地189亩,建筑面积25.7万平方米,由14.5万平方米的城市生活馆、8万平方米的皮装裘皮服装研发创业园和2栋17层共3.2万平方米的公寓酒店、电子科技大厦三部分组成,计划2014年下半年建成投入使用。
这就是今天的佟二堡,共有包括海宁皮革城、上海国际皮革城和香港时代广场三家高端市场在内的商场12家,营业面积达70万平方米,有皮装裘皮生产加工企业800家,经营业户3500户。佟二堡已逐渐成为世界顶级的裘皮服装展示、销售中心和中国北方最大的皮革皮草产销基地。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丹麦、芬兰、加拿大等国际著名皮草拍卖行也多次到佟二堡召开专题推介会,这表明了佟二堡在世界皮革产业已经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每年的10月到第二年2月,都是佟二堡皮草产品的销售旺季。每到旺季,佟二堡几大商场就会吸引全世界皮草商人的目光,一批批商家和消费者纷至沓来。“入冬后,经常有从沈阳始发的大客车载着一车人到佟二堡进行购物,那里卖的皮装裘皮样式确实很多,更主要的就是那里卖的价格很便宜。”一位多次去过佟二堡购物的消费者陈女士说。到那时,佟二堡几大商场外面的停车场就会停满了车辆,有的车辆甚至会因为找不到停车位而只能停靠在路边,真正是汽车排成队,商客如流水。
为了推动皮革裘皮市场的发展,近几年,佟二堡已经建起了包括上海国际皮革城在内的三座大型商场,吸引了更多商客。
合力打造“皮草之都”
佟二堡现有皮装裘皮生产加工企业800家,年产皮装裘皮1100万件(套),涌现出“亿圣尼”、“千顺子”、“帝澜族”、“金泰龙”等知名的皮装裘皮品牌。特种毛皮动物年养殖量50万只,年硝染能力已达3000万张,形成了“养殖、硝染、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销售旺季时每天客流量达到5万人,今年上半年市场销售额已突破172亿元。
这是名副其实的“皮草之都”。当然,在一些配套服务领域,佟二堡还可以做得更好,如果交通更发达通畅,电子商务领域开发更为成熟,佟二堡的皮装裘皮经济或更上一层楼。
所以今年,当地政府还将围绕创建全省示范服务业集聚区的定位,全力推动建立统一的物流配送中心,实行原辅料和商品的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积极争取开通通往海宁、广州、辛集以及东三省等主要原材料采购和商品销售市场的物流专线,进一步便捷佟二堡至沈阳等域外的交通联系。目前,灯辽高速已全面开工建设,当地政府正与省交通厅、虎跃快客等部门和单位密切联系,力争解决佟二堡至沈阳点对点客运专线,力图构建以佟二堡为核心的大物流体系,提升佟二堡的发展速度,使佟二堡的产品可以覆盖整个东北、华北市场。
另一方面,佟二堡也在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当地政府鼓励本地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拓展国内市场销售渠道,鼓励有实力的皮装、裘皮生产商和品牌商推进国内终端销售网络体系建设。加强本地皮革皮草生产企业与国际皮革皮草品牌企业和代理商合作,逐渐拓宽国际市场营销渠道,引入专业从事服装类进出口业务的公司和外贸公司,通过委托代理销售等形式,合作开展国际贸易。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热衷网购。不但省时省力,也能有更多选择。于是,佟二堡也计划全力开发皮裘产业网络市场,将依托佟二堡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引导、推进电子商务发展。
随着皮草经济的快速发展,除了本地服装品牌,也有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品牌来佟二堡开拓市场。
加快经济区新城建设
佟二堡依托皮装裘皮特色产业优势,得到了辽宁省政府的大力支持,2012年被确定为沈阳经济区新城,享受省政府赋予的优惠政策。可以说,如今的佟二堡又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呈现出产业和城镇互促共进、齐头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灯塔市政府也在全力拓展佟二堡皮草产业和城镇发展空间,围绕中央商贸区、生产加工区、金融服务区、文化教育区和娱乐休闲区的重点开发建设,合力把佟二堡打造成为灯塔市的新兴城区。
新城建设启动以来,佟二堡新城管委会和当地政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城镇功能不断完备。2011年以来,当地政府陆续投资4000万元进行景观工程建设,实施了小浑河改造一期工程,改造河道1.2公里,新建景观湖、景观桥各一处。今年政府还将投资1400万元实施小浑河景观建设和水系整治工程,新增水域面积30万平,新建生态公园60万平,建成地标性滨水景观带。
近年来当地还完成了佟二堡大街、海宁街等路网改造扩建工程,自来水二期改造工程,佟二堡大街、小小线、辽官线(城区段)绿化亮化工程,灯塔至佟二堡实现了公交化运营。此外,当地地产项目和教育园区的规划建设也在逐步升级完善,力求为新城人口集聚和产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配套服务。
对于灯塔和佟二堡而言,在打造“中国皮草之都”的基础上,对整个新城的发展也有着更高的定位。根据当地政府的计划,到2015年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2万,建设成为全域城镇化的新城。到2020年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万,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的中等城市。
在皮装裘皮产业定位上,当地政府的目标是到2015年引进域内外100户规模以上皮装裘皮生产加工企业和100个知名品牌,专业市场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打造年产值超500亿元产业集群,将佟二堡建成东北亚地区最大的皮装裘皮销售集散中心。力争到2020年裘皮年加工量达到世界产量的2/3,皮装年加工量达到全国产量的2/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把佟二堡打造成东北亚最大的皮装裘皮生产加工中心、品牌风尚中心、市场贸易中心。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康宇
海宁中国皮革城有限公司总投资16亿元的佟二堡海宁皮革城已完成一、二期30万平方米的建设,使佟二堡专业市场面积达到70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