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储明拍卖50万吨大豆 市场关注成交量
继8月8日国家重启大豆拍卖之后,8月15日国储将继续拍卖50万吨大豆,对豆类市场形成一定利空影响。分析认为,此次大豆拍卖成交量是重点,将会决定其对市场影响的大小。
上海中期期货分析师朱罡对大智慧通讯社表示,抛售价格本身在第一次抛储之后,已经有了一个标准,后续的抛储价格不会大幅偏离这一标准,不确定性已经有所减少。另外,抛储的节奏没有放缓,这对市场是个压制。
国家发布公告指出,8月15日将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相关联网市场举行国家政策性粮食竞价销售交易会招标销售国家临时存储东北大豆50万吨,其中内蒙古17.15万吨、吉林1.21万吨、黑龙江31.64万吨。而此次大豆拍卖也都是09、10年的陈豆。
上一轮大豆拍卖,中国计划拍卖大豆500939吨,实际成交89928吨,成交率仅为17.95%,均价3894元/吨。而市场供需方面,目前,港口大豆库存已超过630万吨,供给充裕。然而,油厂近期开工率较7月下旬有明显的下降,市场对大豆的需求并不旺盛。
东吴期货分析师王平认为,国储拍卖增加了国内供给,对市场有一定的利空影响,但并不是主导价格的主要因素。美国大豆的情况对国内盘面的影响较大。
朱罡指出,抛储本身是个每年这一时期都会发生的事件,对市场的影响关键在于成交情况和抛储价格。现在唯一不确定的就是成交情况了。成交量多,也就是说明供给有所增加,市场会把这个理解为短期的利空。反之,则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