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钢贸钱荒 斥资20亿能否激活400家商户
正值“钱荒”危情持续,杭州钢贸商“找钱”路上取得进展。“虽然苦苦坚守多年,可我们还是等来了希望。”近日,杭州湾钢贸城的一位入驻商户告诉本报记者,上月底,来自北部湾的广西铁投冠信贸易有限公司决定分阶段拿出20亿元帮助这里的400家入驻商户,解决他们长期以来的融资难问题。
这是商户坚守的结果,他们感谢钢贸城领导的积极“找钱”行动。上述商户代表激动地说:“现在我们不用担心没钱去钢厂拿货,也不用天天挨家挨户跑银行、找关系了,不论这次能否使我们度过行业‘寒冬’,起码短时间内日子会好过一些。”
杭州钢贸商久旱逢甘霖
据了解,广西铁投冠信贸易有限公司是由总资产达500亿元的广西第三大国有企业——广西铁路投资集团出资成立,主要从事大宗商品贸易、房地产投资开发、仓储物流和多元投资。
有资料显示,2012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高达70亿元,是集团公司内效益较好的全资子公司。
然后,钢铁业低迷依旧,他们为何如此大手笔投资呢?在广西铁投冠信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俊斐看来,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当前是钢铁贸易行业发展的低谷时期,正是切入这个行业发展的好时机。
对此,浙江杭州湾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诗团说:“我们将借助这20亿元的资金优势分阶段向上游钢厂采购钢材,然后通过钢贸城的400余家贸易商向终端销售,抢占以嘉兴港区为中心,外围规模达1小时经济圈的钢材市场。”
其实,这20亿元完全投入使用后,每年可为企业带来80亿元的资金流量。杭州湾控股集团行政部总经理林隆麟对记者分析,在钢材市场内,这20亿元资金就像一湾“活水”,一般每三个月就可以周转一次。
未来这将极大的缓解当前钢铁贸易企业的资金压力。
行业信贷危机持续发酵
可上述案例只是个案。地处长三角的其他地区的钢贸企业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长三角地区聚集着全国数量占比最大的钢贸群体,也是本轮钢铁贸易信贷泡沫爆发的前沿阵地。
迄今,江苏、上海等地钢贸信贷危情还在加重。
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建中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虽然吸引外资缓解危机,对解决区域性钢贸资金短缺来说,具有参考价值,但要推广全国,还需加以思量。“现在贷款月息1分,对于单纯做钢贸的企业都已经很难承受。”
前段时间的金融市场“钱荒”,已经把许多钢贸商逼入绝境,长三角地区频现钢贸企业资金链断裂现象。如今,更多的钢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集中开庭,又进一步迫使钢贸信贷危机继续发酵。
据记者调查统计,今年后半年以来,江苏常州、苏州、无锡及上海等地频繁出现钢贸金融纠纷案件的开庭公告。仅接下来的一个月内,上海将开庭的钢铁贸易金融纠纷案高达302起,其中涉及民生银行的钢贸案共有29起,平均每天就有一起诉讼。
钢贸企业反思信贷泡沫
不仅如此,这段时间关于钢材贸易金融风险的负面新闻此彼起伏。
8月5日,交行苏州分行沧浪支行前员工爆料:该行领导指使员工伪造合同帮助钢贸企业贷款,仍在进一步加剧风险。前一周,上海市场还曝出某仓库用水泥卷冒充冷轧板卷,抵押给银行融资贷款多年。
这是多么的触目惊心。“此方面事情曝出后,上海许多银行对于钢贸企业的贷款审核要求可能会更加严格,同时也会提高季度末还款前的市场警惕度。”西本新干线首席分析师刘秋平为此告诉本报记者,这个行业本来的融资模式就存在不完善,这是长期积攒后的集中爆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钱荒”二字对于我国钢铁贸易企业来说已然不是新鲜词汇。
其实,早在两年前,这个行业便深处寒冬,曾一度徘徊在资金紧缺,甚至部分企业资金链时有断裂的边缘。尤其银行收紧信贷后,这一问题暴露的更为明显起来。
我们众所周知,我国钢铁贸易生意有1∶3的规则,即做一单生意至少要有2~3倍的资金量用来周转,是一个离不开贷款的行业,银行信贷一旦收紧就立刻带来影响。在王建中看来,“钢材属于金融属性较强的大宗商品,银行质押贷款率很高,正是这一特点,也给行业信贷泡沫的集中爆发埋下了隐患。”
据悉,2009年之后,钢贸企业的过度扩张加剧了其资金链断裂风险,而商业银行不科学的考核制度更是加速了信贷泡沫的破灭。
现在整个行业处在失血状态。王建中说,许多熬不住的企业已经关门或转行,还有一部分靠着“拆堵墙补西墙”、“勒紧裤腰带”紧缩中挣扎度日。虽说这两年银行对钢贸企业贷款并没有全部停止,已然坚持有保有压政策,但普通钢贸企业几乎是贷不到款的,就是个别找关系能贷到款的也根本吃不消银行的高额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