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小店能否成为写字楼“新贵”?

记者近日在调查走访中发现,面对昂贵的门面租金以及开店成本的压力,一些“嗅觉”敏锐的“小店”商户,已将经营触角伸向了高档商务楼宇深处,在写字楼里开小店正成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

写字楼里开店生意也不错

市民余小姐平时比较喜欢逛街购物。如今,除了传统的商场和沿街店铺外,逛写字楼里的“小店”成了她的一个新选择。上周六下午,她来到位于闹市区某写字楼10楼的一家服饰美甲店购物。记者发现,和余小姐一样正在这里挑选衣物的客户有3人,享受美甲服务的女性多达5人,店面的生意非常红火。

店主王玮告诉记者,该店有稳定的客源,主要依靠老客带新客,生意并没有因为开在高高的写字楼上而受影响。据王玮介绍,她曾经在花园街、融汇中江广场等多处经营。因难以承担高额的房租和门面转让费,2011年10月份,她把店铺从沿街门面搬入了写字楼。此举不仅让她省去了动辄十多万的门面转让费,房租也比开门面时少了一大半。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在这栋写字楼里,经营业态以服饰、箱包、美发、红酒、婚庆等内容为主的小店多达10余家。店主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有稳定的客源和营业额。一位童装店店主向记者感慨,即使近期生意不太好,但30元/月/平米的低廉房屋租金让她没什么后顾之忧。

新业态受到写字楼管理方欢迎

记者了解到,在写字楼里开店的商业模式最早出现在寸土寸金的日本与香港。近年来,在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已成气候,目前,在芜湖尚处于起步阶段。有业内人士指出,这种新型的写字楼业态对在调整上升期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处于市场低位的写字楼经济来说,将是一个有力的推动和补充。

一家写字楼的物业处客服主管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起,少数零售业、商业单位入驻该写字楼,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空置率。另一家写字楼的物业管理部门负责人表示,商业经营进入办公场所是一种新趋势。小店开进写字楼,打破了传统写字楼单一的经营业态,将是丰富写字楼业态类型,提升写字楼项目品牌价值的一种途径。

新业态仍面临多方考验

在写字楼里消费,对白领们来说可谓上班购物两不误;相对低廉的租金及成本支出,也让投资者甘愿搬入“深闺”;打破常规格局,引入商业经营,则能让管理方丰富自身业态,降低空置率。商业经营进入写字楼是否真的能做到买方、卖方、管理方三方共赢呢?

一位知情人告诉记者,在写字楼里开店是一种新生事物,现阶段很难做到和传统商圈一样红火,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在这些小店中,有部分并未进行工商注册,还有少数店家打着海外代购、奢侈品专卖的名义,销售高仿品,游走于监管的“灰色地带”。消费者在购物的过程中,一旦与商家发生纠纷将很难维权。

另外,有业内人士指出,投资者选择在写字楼里经营商业,仍有较大风险。写字楼内没有充足的人流和优越的门面,不具备优良的营业条件。如果商家没有高效的营销推广手段,盲目投资,很可能会遭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