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清算阶段沈阳三洋空调悄无声息隐没
沈阳三洋空调的官网已经无法打开,操盘三洋空调的经理人2012年就已辞职,百度上关于三洋空调的新闻也局限于产品报价,大冷股份转让沈阳三洋10%的股份等等。
是的,沈阳三洋空调工厂在2012年11月就向合作伙伴发出通知:推出市场,不再生产分体机。于是,商家抛货了事,所以,三洋空调以混乱的价格在各种渠道销售。
松下2009年将三洋电机纳入旗下,通过业务整合,梳理了三洋品牌。使用大米制作面包的机器“GOPAN”等三洋的人气商品,商品名称虽不变,但已换成松下品牌。
尽管日本松下收购三洋后就明确表示,三洋品牌名称会消失,但如今悄无声息的隐没在嘈杂的家电领域,难免有些令人唏嘘。
目前国美在线、当当网、淘宝仍有部分三洋空调在销售,商家表示清仓结束就了事。作为日系品牌,三洋空调销量近年来一直走下坡路,产品无特色、价格无竞争力,没有资源建设渠道,与国美电器签订大盘协议后,并没有改善销售状况,反而陷入低价泥沼。可以说,即便松下不停止三洋家用空调业务,迟早也会被市场边缘化。
事实上,三洋在华业务多、涉足领域广,从家电到零配件乃至光学元件都有其身影,如今消费者对三洋产品的印象停留在哪里呢?洗衣机、微波炉还是其他?
高起点发展
1959年日本三洋就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两级压缩式空调器,1961年生产出同行业第一台分体式空调器,1970年在世界上首先推出使用旋转压缩机的分体空调。在空调领域,和东芝、三菱电机、大金等日系品牌相比,三洋豪不逊色。
1993年3月8日,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与大连冰山集团合资组建沈阳三洋空调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体空调。与此同时,双方还在大连设立了大连三洋制冷公司,主要生产中央空调。
三洋洗衣机、三洋微波炉在中国形成颇高知名度、影响力,并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三洋家用空调却一直不温不火:艾肯家电网统计数据显示,三洋空调在中国年内销量最高峰曾经达到20多万套,出口量大于内销量,出口高峰期超过60万套。2001年三洋在中国总共生产65万台空调,出口50万台,几乎全部出口到日本。
2002年日本三洋电机宣布,在2004年3月份之前把家用空调的生产全部转移到中国,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三洋空调的竞争力。同年1月,三洋电机与海尔集团签约,在四个方面展开合作:三洋充分利用海尔的销售网络在中国市场展开销售;海尔充分利用三洋的销售网络在日本市场展开销售,并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三洋海尔”;三洋向海尔供应用于海尔冰箱的压缩机;三洋向海尔销售充电电池、液晶等三洋的主打产品。
2003年起海尔就联手三洋进攻日本洗衣机市场。当初谁也没有料到,日后海尔将收购三洋东南亚区域的冰洗业务。
命运多舛
世事难料,由于日本总部战略失误、经营不济、大环境不佳众多因素影响下,日本三洋命运岌岌可危,2009年松下收购三洋,并对后者进行业务重组,出售与松下重合以及效益不佳的板块,如相机业务。
2011年7月,海尔宣布以100亿日元从松下集团手中接管“三洋电机”,同时接管三洋在日本、印尼、大马、菲律宾和越南的家用电器业务,包括洗衣机、电冰箱等的销售。
国内家电代理商在看待沈阳三洋空调没落的问题上指出,错误定位是致命点,日系家电企业在华整体衰败也是一大原因。
浙江百诚集团2003年起操盘三洋空调,截止到2012年底双方合作已有九年。百诚集团副总经理毛江峰认为,三洋家用空调定位失误,导致最终退出市场的结局。“产品质量不错,没有太多特色,价格偏高,依赖连锁卖场,没法和三菱电机形成正面竞争。”
1.5p变频挂机,大金定位在3500元以上,三洋却以4000多元的零售价面市。国美在线网站,三洋梦蝶系列2匹定速柜机,售价8298元,大金FVXB350LC-W系列2匹变频柜机,9198元。
产品性能方面,三洋多年集中于双层净化、自动清洁、自动恒热外,鲜有其他亮点。反观三菱电机、大金以及国产品牌的格力、海尔、美的等,都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提升而不断提高产品智能化。
随着国产品牌的快速成长,日系空调品牌在中国市场份额日益萎缩,三洋空调在2011年前后与国美电器形成包销合作,然而这种销售模式并没有让三洋空调走出泥沼,反而彻底丧失传统渠道。
目前百诚集团还在和沈阳三洋进行交涉,例如惠民补贴、安装卡、售后服务等问题的解决方案还未达成一致。
据知情人透露,沈阳三洋目前处于清算阶段,与员工、合作伙伴、关联机构进行交割,大连三洋则由大连冰山集团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