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成都零售业发展的7大展望
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9日讯(记者 卢永洪)昨天,《2012年成都零售业发展报告》在蓉正式发布。据悉,《2012年成都零售业发展报告》是由成都零售商协会和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共同发起,该报告的编制也得到了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统计局的大力支持。该报告显示,成都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同时,还从七个方面展望了2013年成都零售业的发展。
成都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副省级城市中并列为第1位
该报告指出,2012年成都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增长质量稳步提高。2012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38.94亿元,在副省级城市中跃居第3位,比上年提升1位。GDP增长13%,增速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3;成都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与四川省持平、但高于全国水平,增幅较2011年有所减缓,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2012年,成都市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17.7亿元,同比增幅达16.0%,高于全国增速1.7个百分点,在副省级城市中与武汉并列为第1位,比2011年上升2位,但从纵向看增速有所减缓,较2011年回落2.4个百分点。
成都市10000平米及以上大型卖场更是增幅明显
在告中也回顾到,2012年成都市10000平米及以上大型卖场更是增幅明显,成都本土企业红旗连锁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中国A股市场首家便利连锁超市上市企业,全家便利连锁超市等具有独特经营理念的便民超市进入成都,同时成都市城市综合体的建设也进入高涨期,从这些情况看,成都市零售业向规模化、高端化发展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另外,商场面积持续增长、大型商场增长明显。2012年,成都市2000平米以上商场总面积达386.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6.0%。面积10000平米以上商场总面积增幅为17.9%,远高于面积为5000-10000平米的商场总面积增幅(6.9%),而面积为2000-5000的商场总面积增幅最小,为3.2%。
2013年成都零售业发展的7大展望
《2012年成都零售业发展报告》还从七个方面对2013年成都零售业发展做了研判,其具体情况如下:
一、城镇化将成为拉动消费的主要力量
中央提出把改革作为最大的红利,把城镇化作为我们扩内需、调结构的核心。在此背景下,城镇化将成为推动消费的主要因素。
二、相对宽松的融资环境有利于消费增长
在政策持续宽松的支持下,社会融资环境大幅度放松,有效支持经济的回暖,通过信贷、债券融资、股权融资所融通资金总量增长较快,也为2013年消费增长提供了动力。
三、零售平台建设将促进消费增长
一是零售卖场面积大量增加。今年万象城、来福士等5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建成投运,全市新增60多万平方米零售面积,在社会购买力增幅一定的条件下,市场竞争加剧。二是零售市场业态和消费市场细分步伐加快。百货店针对消费群体的定位更加明确,专业店的专业特点更加突出,综合超市贴近居家消费目标更加清晰,便利店便利消费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这些都促使零售商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三是新型零售业态的兴起,正在改变市民消费习惯。网络购物将成为商业发展新亮点,大型商业综合体使购物与休闲、美食、娱乐、住宿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一站式”体验消费。
四、节能环保、文化消费有望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作为近十年消费热点的住房、家电、汽车消费,由于受房地产调控、家电和汽车消费刺激政策退出等宏观政策影响,销售增幅今年出现明显降低趋势,对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减弱。预计2013年,相关政策不会有方向性的改变,汽车、家电等产品销售增幅短期内难以迅速回升。
2012年6月我国开始实施促进节能家电产品消费政策,不断加大节能家电消费的政策支持力度,直接受益的有节能家电、高效照明、节能汽车和高效电机四大类产品。推广以节能、环保为主要特征的绿色消费模式不仅有助于节能产品价格降低、还有利于促进消费结构升级。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预计促进相关产品消费的效果将逐渐显现。
另外,在中央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政策的指导和推动下,人们的文化消费支出将不断攀升,文化消费将成为新的居民消费热点与经济增长点。
五、零售业分化将加大
从2012年趋势及宏观背景来看,2013年零售业分化仍将加大。高端百货业增速会低于上年,但仍有上升空间;连锁便民超市和中、大型生活超市走势平衡,而中端百货业将是面临挑战最大的群体。
六、网上零售市场增速将放缓
网上零售经过了几年的高速发展,一方面市场体量已经过万亿,驱动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压力增大。另一方面,传统企业触网已经给市场巨大推动,但是很难在短期内爆发。
七、特定行业面临变局
餐饮、酒店业在新的财政控制政策下,将是短期内受影响较大的行业。而目前高端餐饮、酒店等纷纷进行战略调整,向大众化、平价转变,然而要达到效果,提高大众消费额度,还将有一个长期的过程。